本报敦煌讯 由国家旅游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任务,昨晚在世界文化遗产、佛教艺术宝库莫高窟景区落下帷幕。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带动了交通、住宿、餐饮、广告、通讯等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在一个月的节会期间,全省累计接待游客1075万人次,实现收入6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日均收入2.06亿元。
10个旅游招商项目引资31亿元
这次节会由国家旅游局与省政府主办,利用《读者》杂志平台和邮资明信片渠道,向海内外主要客源市场赠送了1000万张、甘肃34个精品旅游景区五折优惠门票——“敦煌卡”。
在筹备和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过程中,组委会以甘肃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依托,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吸引了数以千计的中外来宾和旅行商、旅游投资商,在节会期间形成了比较集中的人流、资金流、信息流。节会共征集旅游招商引资项目31个,现场签约项目10个,合同资金31.3468亿元。节会期间没有发生旅游安全问题。
甘肃省把这次节会作为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培育全省演艺市场的一次有益尝试。据不完全统计,节会期间,仅在兰州市就进行了30余场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吸引观众达39000多人。
全省日均旅游收入2亿多元
此次“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吸引了众多游客,使得全省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全省各主要旅游线路较往年纷纷走俏,团体游、自驾游、自由行齐头并进。伴随着甘肃省旅游旺季和节会人流高峰的叠加,各主要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尤其是兰州至敦煌航线客流量呈现倍增的态势,经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部分市州的酒店、一些特色餐厅客人爆满。据不完全统计,节会期间,全省日均出行34.6万人次,日均实现收入2.06亿元。比上年8月份日均接待分别增长89.6%和102.1%。
明年将继续举办旅游节
“通过举办这样大规模的节会活动,我们也发现了在举办大型节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节会执委会副主任、省旅游局局长黄周会在通报成果时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甘肃省交通运力及旅游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旅游旺季和节会游客高峰需求,亟待改善和提高;全省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亟须改善和提高,服务的软、硬件都要尽快适应日益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
黄周会表示,首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甘肃省将经过连续举办“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进一步提高节会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相关新闻
项目签约仪式大手笔频现
本报敦煌讯 昨日下午,在“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即将闭幕之际,敦煌市举行旅游推介会及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23.2亿元的4个项目正式签约。
敦煌动漫基地项目由敦煌市发改委与兰州南特数码科技集团签约。产业园总投资2.2亿元。五星级酒店项目由敦煌市招商局与陕西西飞中和投资集团签约,总投资10亿元。动漫乐园由敦煌市发改局与浙源集团甘肃敦煌梦工厂现代传媒有限公司签约,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5548亩。敦煌古城由敦煌市沙州古城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王府资产管理集团签约。古城将再现敦煌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和四大文化交汇地的盛大的辉煌。昨天签约的佛教文化产业及创意酒店项目共投资8亿元。
主题论坛倡导低碳消费
本报敦煌讯 8月30日上午,由甘肃省旅游局和浙江省旅游局共同主办的“低碳消费、绿色旅游”主题论坛在敦煌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同仁就低碳旅游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和研讨,为甘肃旅游出谋划策。据介绍,目前浙江省的旅游收入占GDP的11.2%。浙江人远行的欲望非常强烈,希望甘肃和浙江有更多的旅游互动。另外要从消费层面上实现低碳旅游,提倡适度减量的消费。
新闻推荐
12月7日,记者在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看到这一和谐的画面:冬日明媚的阳光下,渥洼池泉水荡漾,三五成群的白鹭,或在空中飞翔,或在水中嬉戏,不时还有野鸭子从旁边游过...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