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新闻 玉门新闻 敦煌新闻 瓜州新闻 金塔新闻 肃北新闻 阿克塞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敦煌新闻 > 正文

一对美国夫妇的敦煌情结

来源:兰州晚报 2012-04-09 16:41   https://www.yybnet.net/

贝斯与李成德在敦煌的美好时光生病后的贝斯

2012年3月30日,一个名叫贝斯的56岁美国女子,身患绝症不幸辞世。按她生前遗愿,她的骨灰埋在了敦煌鸣沙山下,魂归敦煌。17年来,贝斯和他的丈夫李成德先生这对钟爱敦煌艺术的美国人上演了一出令人感动的跨国情缘。

1995年5月的一天,李成德、贝斯夫妇的曼哈顿西餐厅在敦煌市中心沙州市场对面正式开张。

1994年1月,美国人李成德、贝斯夫妇结伴来敦煌旅游,没想到他们被敦煌厚重的文化和奇特的自然风光所陶醉,便长期留在了敦煌,当年便在敦煌开起了第一家正宗的西餐厅。

在敦煌开店前,李成德、贝斯夫妇生活优越,在美国纽约世贸中心附近有一套200多平米的住房。身为华裔,李成德会中英德三国语言,当时是德国一家海运公司在香港的主管,收入不菲,但优越的生活并没有给这对年轻人带来欢乐。1994年5月,他们相伴来到了慕名已久的敦煌,没想到敦煌让他们一见如故,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回去不久,李成德、贝斯夫妇便辞去令人羡慕的工作,来到敦煌定居,体验敦煌文化。他们租下了一院简陋的平房,自己生火取暖和做饭。最后,他们决定在敦煌开一家正宗的西餐厅。做事认真的李成德,从美国空运来所有的高档设备,艺术设计专业出身的贝斯还亲自设计了个性独特的餐厅大门:几块没有剥去树皮的古色古香的树杆,同样特色的大木门,配备现代时尚的灯光,引得敦煌人驻足观看。1995年5月的一天,李成德、贝斯夫妇的曼哈顿西餐厅在敦煌市中心沙州市场附近开张。虽然算不上多大的企业,但是,这是敦煌有史以来引进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

就是这样一个餐厅,没想到引起了很多人的注目。当年深圳一位高级建筑设计师来敦煌,看到这样一个门面后,惊愕不已,连连称好,说是连深圳都没有这样时尚的设计,居然能在敦煌看到。1996年美国《纽约时报》的主编来敦煌旅游,无意中发现了这个餐厅,走进一看才知道是美国人开的。在异国他乡偏远的地方见到同乡,亲切之感油然而生,顿时和他们夫妻二人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临别时,他还在曼哈顿西餐厅前和李成德夫妇合影留念,这个餐厅给《纽约时报》的主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时隔不久,有一天李成德先生高兴得像小孩一样,手里拿着一份报纸大喊,原来是纽约时报的主编写了一篇题为《敦煌的曼哈顿西餐厅》文章。并配发了他们在餐厅前的合影照片。时隔不久,李先生又拿来一份报纸,原来是日本很有影响的报纸《朝日新闻》也报道了曼哈顿西餐厅。在这段时间里,虽然生意不是很好,但还能勉强维持,尤其是引起了好多国际有影响的媒体关注,这给李成德夫妇增添了很大信心。但这个餐厅花去了李成德夫妇俩人多年积蓄。他们原想,利用这个餐厅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并在敦煌长久生活下去。没想到事与愿违,当地没有多少人喜欢吃西餐,而来敦煌游览的外宾,也不是很多,每到冬春季节,只好关门歇业,到后来生意清淡无法维持,夫妇俩还向他们的朋友借了不少钱。而此时他们在敦煌开店的生活花去了200多万元,没有经济来源支持他们长久地呆下去。两人只好将西餐厅关门,简单收拾行囊,带着极大的遗憾黯然离开了敦煌。

李成德说,贝斯生前最喜欢三个地方,第一是敦煌,第二是上海,第三是大连。敦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李成德、贝斯夫妇在敦煌生活期间,一有空闲,就去领略敦煌的人文古迹和山山水水,以至于连敦煌的风土人情也都颇有研究,并且收购了很多民间用过的旧家具、古董,至今还存放在敦煌。由于对中国文化和对敦煌文化的热爱,离开敦煌后李成德重操旧业,留在了中国,又成为一家德国海运公司的上海主管,经济条件好了,而他们的心里仍放不下敦煌。李成德说,贝斯生前最喜欢三个地方,第一是敦煌,第二是上海,第三是大连。敦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2002年5月,敦煌学专家高德祥夫妇从敦煌到上海,应邀到李成德夫妇在上海的住处,屋内装修简单,最大的工艺品是贝斯自己设计制作的鸣沙山月牙泉造型,摆放在房间最显眼处。贝斯还养了两条狗,一条叫戈壁,另一条叫莫高。他们对敦煌的那种热爱令高德祥感动。

高德祥当即让李成德给贝斯打电话,说他们的朋友高德祥请她吃饭,并祝她生日快乐。

记者采访时了解到,李成德、贝斯夫妇在敦煌开店期间,高德祥的工作单位正与曼哈顿餐厅一墙之隔,一来二往高与他们成了朋友。有一天,高德祥下班回家路过餐厅,见到整天乐呵呵的李成德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停下来闲聊,原来事出有因:当天是贝斯40岁生日,美国人十分看重这个日子,没想到他们在敦煌举目无亲,更别说要好的朋友了。为这事,贝斯很不开心,并与李成德吵了几句,提前从店中独自回到住处。知道情况后,高德祥当即让李成德给贝斯打电话,说他们的朋友高德祥请她吃饭,并祝她生日快乐。在高德祥的热情款待下,夫妇俩高兴得像孩子似的。

还有一年冬天的早晨,高德祥去他们夫妇俩租住的平房看望他们,两人正为直冒浓烟的炉子而发愁。因为他们从小就没见过这种生活方式,更不要说使用了。夫妇俩灰头土脸,十分狼狈,高德祥给他们重新演示了生煤炉子的正确做法后,冒烟的炉子里燃起了欢快的火光。这对美国夫妇放弃了在美国和香港优厚的待遇,不远万里来到敦煌难道仅仅是为了这种落后的生活体验?没有他们对文化朝圣的心态和对敦煌文化深深的爱恋,一般的老外们是做不到的。

住院治疗后的贝斯念念不忘敦煌,信心十足地说一定要再去一次敦煌,想再看一眼敦煌。

2009年1月的一天,李成德从香港给记者打来电话告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贝斯被查出身患乳腺癌,而且已到了晚期。住院治疗后的贝斯念念不忘敦煌,信心十足地说一定要再去一次敦煌,想再看一眼敦煌。但她那样的身体状况又有谁敢答应呢?贝斯在医院住了16个月,做了十几次化疗,共花费1000多万元人民币治疗费,对一般人来说,这真是个天文数字,但她奇迹般地活到了现在。贝斯的母亲得知女儿生病后,心急如焚,尽力帮助,不仅专程到香港来陪护,而且将自己多年积存的十几万美元交给女儿看病。李成德先生每周在上海上5天班,周末飞到香港照看贝斯。李成德后来给高德祥打电话几次说起贝斯想到敦煌的心愿,竟然伤心落泪。“贝斯现在已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能撑到现在,完全是敦煌之行的未了心愿,连大夫都说她能活到现在真是个奇迹。”

李成德夫妇对敦煌的情结很深很深。记者在采访中问李成德先生:很多中国人都向往美国,而你们当初在美国的生活条件那么优越,为什么不好好过到敦煌来,最终赔得一干二净,却从来没有后悔过。他却说,有钱不一定幸福,虽然我们在敦煌赔了钱,生活条件也很艰苦。但是,在我们的一生中,是最难忘而且是最幸福的。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很好,但再也没有那种在敦煌的美好感觉了。敦煌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无论走在哪里,她永远都在我们的心里。

贝斯的身体状况日渐消瘦,生命垂危,就连常年陪伴她的两条狗也都郁郁寡欢,一条在贝斯之前死去,一条在贝斯走后也不吃不喝而死。3月30日,贝斯的葬礼在敦煌鸣沙山下举行,连同贝斯骨灰下葬的还有她的两只爱狗:一只叫戈壁,一只叫莫高。贝斯生前的敦煌朋友近百人参加。贝斯的朋友金诚先生从德国飞回中国参加葬礼,有一名叫李纹的年轻女性专程从兰州连夜驾车赶回敦煌。她曾在10多年前在敦煌曼哈顿西餐厅见过神态优雅的贝斯一面,并成了好朋友。李成德先生还答应贝斯,百年之后他也回到敦煌陪伴贝斯。

新闻推荐

鸣沙山·月牙泉荣升省级地质公园

本报讯近日,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重要的科研价值被省国土资源厅正式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鸣沙山月牙泉省...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对美国夫妇的敦煌情结)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