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新闻 玉门新闻 敦煌新闻 瓜州新闻 金塔新闻 肃北新闻 阿克塞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酒泉市 > 敦煌新闻 > 正文

散落甘肃民间的敦煌遗书

来源:兰州日报 2013-04-18 17:48   https://www.yybnet.net/

近期,敦煌研究院接受了来自兰州一位藏家捐赠的7卷古代敦煌遗书,同时也完成了一项调查,在全国范围的多个机构内,发现并证实了200多件之前未公布或未开展过研究的敦煌遗书。在这批新发现的200多件敦煌遗珍中,还包含保存于四川省肃州博物馆的数卷敦煌遗书,这些敦煌遗书目前保存较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据专家介绍,四川省境内仍可能存有较多未公布的敦煌遗书。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敦煌遗书流散于甘肃境内?肃州博物馆收藏敦煌遗书当年又是怎样来到兰州?为什么会散落民间达半个多世纪?对于散落民间的敦煌遗书,我们又该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年致力于寻觅散落敦煌遗书行踪的马徳教授,及新发现敦煌遗书的肃州博物馆馆长王保东,请他们为我们揭开历史的疑云。

兰州藏家匿名捐赠7卷古代写经

近日,敦煌研究院接受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藏家捐赠的7卷古代写经,经专家验证,这7卷古代写经出自110多年前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其中的5卷保存有明确的题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7卷敦煌遗书分别为一页《十万般若颂波罗蜜多经》和六卷《大乘无量寿经》。负责为本次捐赠古卷验明正身的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所长马徳告诉记者:“这位捐赠者家住兰州,7卷经书已经由其及家人珍藏了70多年。这次他决定将遗书捐赠,就是希望这些敦煌遗珍有个好的归宿。这种珍视本土文化的心意实在值得赞颂。”马德教授说,其实不单是我们省发现有散存的敦煌遗书,2010年以来,我不断接到各地发现存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敦煌遗书的消息,其中,不单包括一些私人收藏,还包括一些高校的图书馆等。在各地私人收藏的敦煌遗书的真迹中,去年在重庆公开展出的敦煌遗书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敦煌遗书作为一种私人藏品,很多都是不愿拿出来示人,更何况是公开的展示。开始我也曾怀疑那部卷子的真假,但是为了慎重起见,我还是仔细查看了网上公布的照片,并专程去重庆进行鉴别。在重庆,通过比对内容、题记、纸张等进行了鉴定,确认敦煌遗书确是莫高窟出土的真品。经过一个多世纪,这些私人收藏的敦煌遗书仍能保存得那样完整,并得以公开展示实属不易。当然,目前这种私人收藏敦煌遗书的机会并不多,我们平时多的还是对国家收藏机构进行寻访。经过两年的找寻,我们在辽宁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山东省图书馆、肃州博物馆等单位,发现并证实了200多件之前未公布或未开展过研究的敦煌遗书,这些敦煌遗书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整理出目录。日后,我们将陆续对这些敦煌遗书的内容予以公布。

掩没半个多世纪的古卷“重现真容”

据了解,这几家新发现敦煌遗书的国家收藏单位中,山东博物馆收藏的敦煌遗书比较丰富,其中两件唐代“三藏圣教序”抄本特别引人注目。在唐代帝后们共撰写了5件“三藏圣教序”,而山东博物馆就保存了2件,因此尤为珍贵。另外,在山东博物馆还发现了几部件杂写文书,提供了众多的敦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从抄写时代看,这些散藏敦煌遗书主要在公元6世纪至公元10世纪,其中以唐代写本最多。目前保存情况较好,有重要的保存和研究价值。这次新发现敦煌遗书的单位中也包括四川省的肃州博物馆。据肃州博物馆馆长王保东介绍,他们新发现的敦煌遗书主要是因为难于辨别真假而掩没了半个多世纪。王保东说,他们馆藏的敦煌遗书有两个来源,其中之一就是收购。当年,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老一辈文物保护工作者走街串巷寻找失散在民间的各类文物,其中就包括一些从当地的商贩手中购买的敦煌古卷。王保东告诉记者,这些收购回来的敦煌遗书有些是汉文书写,比较好认,而另外一些是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书写的,限于当时的条件无法对其进行确认。直到近期我们再次对馆藏古籍进行整理时,专程请来了马德教授才使得这部分难以辨认的‘天书\’古卷验明正身,经甄别这些古卷就是百年前出自敦煌莫高窟的敦煌遗书。

敦煌遗书缘何散落民间

那么,百年前走出藏经洞的敦煌文物又是怎样分别走入兰州的国家收藏机构和普通百姓家呢?据马徳教授介绍,1910年,清朝政府将敦煌文献劫余部分运往北京时,将部分藏文写经留在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并下令由当地政府将写经运往省城兰州。1920年,甘肃省教育厅指令敦煌知县“将该项番字经卷,悉数运送来省,交由省图书馆保存”,并派人会同敦煌县地方政府,共同对所剩的藏文写经进行了清理查验。当时,从莫高窟藏经洞内共清理出经卷94捆,重440余斤,带夹板经书11打,重1744斤。马徳说:“但实际上,当时运往兰州的只是一少部分,即卷式写经“1捆4斤”(约10卷左右),梵箧写经“1打66斤”(1000多页),剩余的经卷仍在敦煌县文化馆(今敦煌市博物馆)等地保存。”

而在敦煌本地,自1907年斯坦因到来前后的七年多的时间里,发现藏经洞的道士王圆箓不断地将藏经洞里的文物零星分送兵官、当地官绅,变卖以换取香火钱。数年间,卷子不断从藏经洞甚至是当地流散。“因此,不排除藏经洞会有部分珍贵文物流落到当地的百姓家中。1941年左右,曾有一位名为心道法师的僧人在各地游历,途经兰州到达敦煌时,受到当地各界的热情接待,当地僧人还特地从民间收购了两卷敦煌藏文写经卷作为礼物赠送给心道法师。这说明敦煌遗存的写经在当时民间的确存在着,而且存量不少。遗憾的是,后来这些送出的经书随着心道法师的去世而不知去向。四川省目前很多私人收藏的敦煌古卷也有可能是从那时的一些收藏家手里收购来到兰州的。”马徳这样告诉记者。

本地存留的敦煌遗书研究价值更高

据马徳教授介绍,自1944年以来,四川省各收藏单位不断接受私人捐赠并多方访求,陆续征集到一部分汉、藏文经卷和经页。但从当初留在敦煌和运送至兰州的敦煌遗书的数量对比来看,至今,敦煌、兰州等四川省部分地区仍应存有一定数量的敦煌遗书。马德说:“特别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重440余斤的94捆卷式写经,即使把我们这次搜集到的全部卷式写经统计在一起,可能还不足这个重量的一半。只是这些民间收藏的古卷很多都难已确认其保存状况。所以,日后继续搜集散落在民间的敦煌文献的任务还很艰巨。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寻找敦煌遗书的过程中还发现一些留存在民间的伪造的敦煌遗书。大家都认为敦煌遗书从敦煌藏经洞出土时几乎没有任何虫蛀痕迹,敦煌写经的材质也一般都选用上好的纸张、装裱工艺,配以一定的中草药来避免虫蛀,因此,未遭虫蛀一般是敦煌遗书最突出的特点,但是在个人收藏的过程中敦煌遗书难免会发生损毁、或由于保管不善而导致的虫蛀等现象,因此不能仅凭是否有虫蛀来断定卷子的真伪。我们所接触到的伪造敦煌遗书的伪造水平各有高低。有些水平低的仿造写经纯粹就是用难认的字拼凑出来的伪本,有些仿造写经的辨别则需要费些功夫。可以从字体、年号、避讳等多处进行甄别。”

对于这些新发现和散藏于民间的敦煌遗书的价值,马教授告诉记者:“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很多中国学者公费、自费去欧洲抄写敦煌卷子,在热衷于国外敦煌古卷的同时,国内散藏的敦煌文献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敦煌写经在国外相关刊物发表过程中内容有很多删减和改变,使原译佛经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因此本土存留的写经就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新闻推荐

在敦煌大剧院观赏《敦煌神女》

《敦煌神女》晚八点半开演。我八点就赶到了位于敦煌市阳关中路闹市区的敦煌大剧院,但见一拨又一拨的游客从大巴车上走下来,在手举小红旗的导游带领下,走入敦煌大剧院的街门,有的游客则是三五成群...

敦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敦煌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散落甘肃民间的敦煌遗书)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