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4月8日,记者从兰州高新区了解到,为加速华夏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依托四川省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国家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发展机遇,今年高新区将着力推动区内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迅速发展,将重点规划建设13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其中,奇正·马家窑文化科技产业园、南特·敦煌软件和动漫文化产业园、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二期工程、天庆文化科技产业园等四大重点园区已启动建设。
去年5月,兰州市被科技部等5部委命名为首批16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之一,兰州高新区为主要建设载体。据悉,高新区全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各项工作实现良好起步。该区规划建设13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发挥甘肃文化科技优势,依托高新区各产业园区、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重点规划建设13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其中4个项目已启动建设,分别是:由奇正集团投资15亿元,在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文化发祥地建设的奇正·马家窑文化科技产业园;由甘肃现代公司投资5亿元,在高新区雁滩园区建设的兰州文化创意产业园二期工程;由南特数码投资10亿元,在敦煌市建设的南特·敦煌软件和动漫文化产业园;由天庆集团投资6.5亿元,建设的集历史文化中心、现代艺术中心、动漫教育研发中心、青少年体验教育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为一体的天庆文化科技产业园。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通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与优势文化资源的紧密结合,着力打造文化传媒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珍贵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产业等集群,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
该区还着力加速培育文化和电子信息产业融合、文化和新材料产业融合、文化和生物医药产业融合、文化和节能环保产业融合、文化和现代农业融合的四大类文化科技型企业,以提高文化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为目标,选择100户有规模、有实力、有创新的骨干文化科技型企业,通过大力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给予重点扶持和促进发展壮大。预计到“十二五”末,营业收入1至10亿元的文化科技型企业可达到20户以上。
与此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如在高新区独特的“中介服务超市”,引进了一批知识产权保护、金融、法律、会计等服务机构,在现有科技融资担保公司设立了绿色通道,在高等院校试行设置文化和科技融合学科与专业,重点培养专业人才,在中国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设立动漫制作技术服务中心,在国家火炬计划兰州软件园设立中小文化科技型企业服务中心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近日,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局、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兰州市工商局联合行动,历时半月跟踪侦办,取缔了1处租用宾馆会议厅面向老年群体以非药品冒充药品宣传销售的窝点,查控非法销售的“紫...
敦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敦煌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