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度“酒泉工匠”获得者中,一位帅气的“90后”小伙,凭借精湛的技能获此殊荣。他就是甘肃航天万源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风机制造装配工杨作雷。
一件藏蓝色工作服,一副眼镜,在航天万源的生产车间里,杨作雷在铣车前聚精会神地工作着,他的双手平稳地操作着手轮,那种沉稳和认真是同龄人中少见的。看到有人来,他并没有停下手中的活,直到加工完成手头的零件,才开始接受记者的采访。杨作雷正是依靠这份专注与执著,才成就了他的“匠心之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
2011年,刚满18岁的杨作雷踏进航天万源的大门,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的他,成了风机装配车间一名普通行车工。杨作雷在工作中勤奋好学、技术过硬、责任心强,一年后,他就成为车间里的一名班组长,还被评为2012年度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
“开行车可不是件轻松事,大大小小的零件吊装都靠手中的遥控器来控制,一旦操作不当吊件摆动幅度过大,很容易在装配过程中产生磕碰,不仅会损伤零件,还会影响安装精度。”杨作雷说。
在一次风电机舱大型零件吊装中,杨作雷像往常一样小心翼翼操作着手中的遥控器,尽管万分谨慎,但是在关键环节还是产生了擦碰,零件上留下一道很深的划痕。在别人看来,这道划痕并不影响整体组装,但在杨作雷心里,却成了一道坎,仿佛这道划痕留在了自己的脸上,让他倍感“难堪”。
怎样能简化操作步骤,快速、平稳、精准地吊装零件?在杨作雷心中早已有了答案,那就是勤学、勤练。
勤学,学什么?学习设备安装知识,学习设备吊装技巧。每天下班回家,杨作雷并没有歇下来,而是开始埋头学习,查资料、研究安装图纸、看视频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许多设备安装知识理解起来容易,但具体操作才是难点,这就必须要关注细节。我经常看反复看一些设备安装视频,就是要看懂其中的‘门道\’,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杨作雷说,面对有些疑惑点,他会在工作中向同事请教,共同研究,直到弄懂为止。
“杨作雷遇到捉摸不透的问题就向同事请教,不仅勤奋还很虚心,上进心特别强。”甘肃航天万源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时桂华说。
勤练,练的就是手中的功夫。除了在工作时不断练习,休息时间他也没闲下来。为了提高吊装水平,工余时间,杨作雷从水房提来满满一桶水,挂在行车的吊钩上,然后操作着手中遥控器,开始上下来回移动水桶,前提是不能有水洒出来。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哗众取宠”闹着玩,然而这正是杨作雷想要寻求的一个“稳”字。同事们看着看着也都参与了进来,就是通过这样的练习,一段时间之后,整个班组的吊装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
成功没有什么捷径,凭着勤奋、执著和不服输的拼搏精神,荣誉和他不期而遇。2015年,杨作雷在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届劳动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个人钳工类二等奖;2016年,获甘肃省技术能手和酒泉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5年,杨作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能力越强,责任也越大。2016年,根据总公司的安排,需要选派一部分技术能手远赴江苏南通一家分公司进行技术支援,杨作雷便是其中一员。在南通的那段时间,他周末不休息,晚上加班,尽管气候不适应,但丝毫没有影响工作,5个多月之后,杨作雷和同事们圆满完成了总公司安排的任务。
从技术能手到技术多面手
2016年底,由于工作需要,杨作雷走上了铣车工的岗位。
铣车,平时在车间里常常看到,但还没摸过,到底能不能做一名合格的铣车工,杨作雷自己心里泛起了嘀咕,铣车加工的都是精密工件,手底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结果。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铣车工,先要学会做一名合格的学生,杨作雷骨子里这种善于钻研、迎难而上的劲头是他掌握技能的法宝。师傅王学富在铣车上一边教,杨作雷在旁边静静地倾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他就及时请教,并认真地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师傅教完,他就用尼龙件等材料,反复练习,尝试掌握不同材料工件的加工技巧,空闲时间就研究各种工件的图纸,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好学,没多久他就能独立加工工件了。
正常来说,一名铣车工要学习3年才能出徒,而杨作雷仅仅用了半年时间,除了勤学苦练更离不开他很高的悟性。“他平时话不多,人很稳重,对业务有很强的钻研劲头,3个徒弟里面就他悟性最高,接受知识快,工作起来很踏实,我就喜欢这样的徒弟。”师傅王学富说,杨作雷最大的优点是工作效率高,出活快,许多工作只要交代好,不用在旁边盯,交给他我就放心了。
刚开始杨作雷每天能够完成七八套零件,而现在能完成40多套零件加工,并且质量非常高。“做一名铣车工,必须要心细,粗心急躁很容易做出残次品,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杨作雷说。
李晓成和杨作雷是同学,他们同时进入航天万源工作,现在还是一个车间的同事。说起杨作雷,李晓成有说不完的话,“认识这么多年,我最佩服他做事认真的态度,工作中责任心强,遇到难事总是默默带头去干,在同事间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我们不会的他毫不保留地教我们,我们都以他为榜样。”
“杨作雷目前在铣车工里也是一把好手了,有的活还非得他去干,换成别人我还有点不放心。”王学富说,他是一个好苗子,下一步我会教他掌握更多的技术,学习加工一些高难度的零件,让他尽快成长,独当一面,成为铣车工里的技术能手。
谈起未来,杨作雷说:“不管自己被安排在哪个岗位上,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下决心干好,在普通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不一样的成绩,为自己赢得一份荣耀。”
□本报记者王国全
○今日看点
杨作雷正在加工零件
新闻推荐
为做好酒泉城区热电联供区域供热一级管网优化改造工作,全面整改供热管网隐患问题,按照市、区关于酒泉城区集中供热管网隐患整改工作总体安排部署,国电酒泉热力公司于2017年7月1日至9月30日,集中...
酒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酒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