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蕾
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悠久的历史为酒泉留下了灿若星河、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密布着1153处名胜古迹和文物景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5处、国家重点文物单位1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
近年来,酒泉市积极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机遇,以文化搭台、让旅游唱戏,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现井喷式增长,连续保持在23%以上。
仅2016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144.4万人次,同比增长23.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0.7亿元,同比增长25.5%。旅游业对酒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一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苍白无力、行而不远。
游酒泉,从某种意义上说,“游”的是霍去病将军泼洒的那一坛美酒,“游”的是大德高僧留下的彩塑壁画,“游”的是“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意境……
如何借助文化的力量,壮大旅游实力?酒泉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近年来,酒泉市以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为牵引,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围绕人文历史遗产和自然山水景观,打响敦煌飞天、酒泉航天两大品牌,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多元融合,努力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型升级。
仅2016年,策划包装酒泉梦幻太空——中国航天航空博览园和酒泉旅游集散中心等重点旅游项目234个,实施敦煌天赐一秀文化产业园、酒泉观光生态植物园、玉门国家公园、金塔沙漠胡杨林和四湖一溪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1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21亿元,同比增长74.4%,创历史新高。
同时,积极开展A级景区和星级饭店创建活动。千年敦煌·月牙泉小镇民俗文化景区、酒泉民俗博物馆和法幢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至目前,全市A级景区31家、星级饭店51家、星级农家乐94家。
二
至今年7月,有“丝路文化流动展馆”之称的“敦煌号”品牌旅游列车已开行3年。3年来,这列参照宾馆服务标准,设有“浪漫敦煌”酒吧车、“美食敦煌”大众餐车、“味道敦煌”自助餐车的舌尖上的“敦煌号”,运送旅客96.2万人次,实现收入2.7亿元,不仅将源源不断的游客送到敦煌,还充分展示了丝路文化和敦煌文化。
(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李斌在酒泉市调研卫生计生工作时强调 全面深入推进医改各项工作
本报酒泉讯(通讯员夏彦广)近日,副省长李斌在酒泉市调研卫生计生工作时强调,要把深化医改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全面深入推进医改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李斌先后...
酒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酒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