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在肃州区农村,每到傍晚,男女老少或到广场上唱歌跳舞,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肃州区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阵地建设。至目前,全区建成农村文化大院5个、固定电影放映点2个、文化体育活动中心15个、乡村舞台90个、高标准村级农民健身广场20个。今年,三墩镇等12个乡镇的100个组级文化室开工建设,预计9月全部完工并投用。
“区文化馆每年初和年底都会对各乡镇社区的文化专干进行培训,并到各乡镇举办培训班、编排节目。”肃州区文化馆馆长张建品说,“我们要让群众从文化看客变成主角,从‘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不断丰富基层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真正让文化回归生活、回归群众。”
随着乡村文化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一股清新的文明新风正扑面而来。谈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铧尖镇小沙渠村6组村民刘玉琴感触颇深:“现在,大家忙完农活后都会结伴跳舞、演小品、唱歌、唱戏、看书,邻里间的关系更和睦了。”
金佛寺镇党委书记向彩梅说,过去由于农村文化阵地相对缺乏,一些农民在劳作之余无所事事,串门打麻将,邻里纠纷时有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愈加强烈,乡村大舞台等文化设施的建设,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以舞台为载体,常年举办农民文化周、篮球赛、才艺大比拼等系列文化活动,让农民尽享文化大餐。
向彩梅说,这些年虽然文化活动搞得多,但精品少。下一步,要做好组织培训工作,培养更高水平的群众文艺队伍,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文化发展成果。
□岳莉萍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凝心聚力推进酒泉高质量发展,结合当前开展的“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等,《酒...
酒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酒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