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酒泉讯(记者孙海峰)作风问题如何整改?企业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解决?惠民便民的具体措施如何推进?针对这些问题,酒泉市全面开展“创新活动载体,助力作风转变”十项具体行动,用“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促进全市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工作走向深入。
舆论监督、明察暗访、正反结合、群众打分、监督全覆盖,利用这些手段,酒泉市初步形成了推动作风转变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市属25个部门及服务窗口单位主要领导走上电视,围绕企业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承诺;市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明察暗访,对不遵守纪律、不执行制度的人和事,移交执纪问责组进行严肃问责;“满意度评价器”“意见建议反馈簿”等评价载体发挥作用,7个县(市、区)和47个重点部门及窗口单位的投诉电话、电子邮箱等受理方式得到整合,服务评价机制的建立,真正实现了服务大家评;市级作风监督热线电话、“两微一端”投诉窗口、“民情直通车”、举报信箱等形成了“一张网”,让不良作风无处遁形。截至6月底,全市共收集投诉反映问题86件,办结率84%。
作风要转变,整改是关键。为此,酒泉市将换位亲体验、作风大走访、整改进行时、顽疾大整治等行动有机结合起来,打出了作风整改“组合拳”,让“两代表一委员”、作风监督员、民营企业主等体验各县(市、区)、各部门作风转变带来的实效。全市各级层层靠实投资任务,狠抓项目建设进度,上半年,共签约项目45个,投资149.9亿元,开工建设招商引资项目328个,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48.9亿元,同比增长6%;各部门对照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共查摆出6个方面作风问题16.1万个,整改一件、销号一件。
转变要持续,制度再优化。着眼于此,酒泉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四办”改革措施,扎实开展“零距离”“保姆式”服务,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行政审批事项削减53.8%,办理时限压缩50%。同时,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3092项,真正把转变作风和改善发展环境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新闻推荐
精心组织扎实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早日让灾区群众过上幸福美好新生活
本报讯(记者谢磊)8月20日晚,一场特大暴雨引发洪涝灾害,致使肃州区丰乐镇、金佛寺镇等沿山镇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遭受严...
酒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酒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