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合山新闻 > 正文

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来宾市推进网格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纪实

来源:广西日报 2015-06-30 16:5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罗 侠 本报通讯员 陶玉瑜 兰婷婷

核心阅读:

“朋友借钱时我不好意思要欠条,现在对方说从没欠过我的钱,我该怎么办?”“继续与对方沟通交流,搜集有关借钱的证据……”6月26日,走进来宾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12348”热线,耐心地给群众解答、支招。

今年4月以来,来宾市在推进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过程中,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平台——“12348”呼叫中心和“12348”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法律咨询、举报投诉、指导维权等法律服务,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截至目前,已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89件,为781名受援人员挽回经济损失2345万元。

“‘12348’是来宾市构建\‘五纵三横’网格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要举措。”来宾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韦文晋说,近年来,来宾市积极搭建服务平台,整合服务资源,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模式,壮大服务队伍,提升服务质量,延伸服务触角,开通了服务群众的法律服务直通车,让群众享受到了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探索出一条具有来宾特色的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之路。

1 “五纵三横” 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

6月18日,记者走进象州县法律服务中心,一股暖流荡漾心间。

只见大厅墙上的象州县公共法律服务“四纵三横”网格化建设平台图和公共法律服务示意图格外醒目,法律服务指南等小册子置于服务窗台显眼位置。问询服务窗口内,“温馨之家”“贴心服务”两行烫金大字分外惹眼,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公证和律师、安置帮教、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问询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正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为满足社会对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去年初,象州县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试水”创建覆盖城乡的“四纵三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老百姓时刻感受到法律服务就在身边。

“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依托法律服务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没有路子可参考。”来宾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莫建平说,来宾市将基础较好的象州县作为试点,确保“四到位”,健全“四支队伍”,积极构建“四纵三横”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探索了新路子。

其他各县(市、区)也探索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合山市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出台了实施方案,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公共服务体系总体发展规划,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忻城县对“温馨之家·贴心服务”平台全面升级改造,打造“一站式”、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武宣县依托屯级“三会”党支部委员会、村民理事会和监督委员会组织,建设覆盖到屯的法律服务站点。兴宾区着力于“三偏向”(偏向农村,偏向于偏远地区,偏向于社会弱势群体),依托社区网格化管理,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金秀县抓好乡镇试点,积极搭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招数一亮,部门配合默契,齐齐发力。在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宾市加强以“12348”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基础,以“温馨之家·贴心服务”法律服务中心、法治宣传教育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安置帮教中心、社区矫正中心为支撑点的“一平台六中心建设”。“五纵三横”公共法律服务网格逐步形成,即市、县(市、区)、乡(镇)、村(居、社区)、屯(自然村)五级纵深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点工作网格基本建成,政府、社会、市场三支横向的服务资源参与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形成了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打通了联系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 “政府购买” 法律服务覆盖到村屯

一个自然村屯,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但家长里短,矛盾不少,难事也不少。

清明节期间,武宣县思灵乡太平村杨氏家族发现祖坟被杨栋某、杨大某等人误挖,双方纠纷不休,矛盾一触即发。

思灵司法所的干警掌握到“三会”组织收集的一手资料之后,迅速组织双方调解,促使双方都作出让步,重新划定了祖坟的界线。一件棘手的坟地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

在此事件中,屯级“三会”组织作用明显。但是,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如何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破解资金短板问题?对此,当地出台了《来宾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施方案》,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其中,象州县每年安排财政预算530多万元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资金,武宣县每年投入屯级“三会”组织120多万元。

目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宾在市级及6个县(市、区)70个乡(镇、街道)依托143名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进驻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值班,实现了律师服务全覆盖。全市724个村(社区)以全市1000多名驻村挂职政法干警为主,1万多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为辅,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队伍覆盖到村。

在全市5566个村屯中,则以五大员(驻村屯警员、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维稳信息员、抢险救灾员)、5000多个屯级“三会”(5216个党支部委员会、5491个村民理事会、5284个监督委员会)和“一村一警”为主体,形成联系、信息收集、问题处置、反馈等功能的村屯级公共法律服务网,实现法律服务队伍全覆盖。

3 “法律服务110” 实现服务“零距离”

“谢谢你们帮我主持公道,‘12348’真是\‘法律服务110’。”近日,在兴宾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贵州农民工孔某紧紧握住“12348”法律服务热线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原来,孔某的妻子在兴宾区劳动时意外死亡,多次索赔未果。孔某拨通了当地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在法援中心帮助下,他成功索赔到赔偿金17万元。

“现在群众通过‘12348’法律援助热线咨询有关法律援助方面的问题每天最少1起以上,多的10余起,涉及离婚、家暴、工伤、债务、赔偿等问题。”工作人员成兰美说,每一个来电都要花很长时间耐心解答,让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在构建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网的同时,我们注重打造以‘12348’法律服务热线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公共法律服务品牌,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法律服务。”来宾市司法局局长龚冠荣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建设,司法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来宾市司法局的工作亮点。今年,该局继续推进信息化建设贯穿运用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以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微信、微博、APP手机客户端为抓手,扩大服务对象,缩小法律服务半径,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渠道,努力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

今年4月26日,来宾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网站包括法援援助、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律师服务、司法鉴定、法治宣传、司法考试和法律地图八大法律服务项目,公众登录网站可查询、申请、咨询和预约多项法律服务,减轻来回奔波的负担。这也是广西首个网上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上线运行。

新闻推荐

百年矿山的“大美之变” ——合山市探索工业和旅游齐头并进城市转型路

本报记者罗侠本报通讯员朱萍覃丽丽■核心提示“请大家尝尝我们的‘煤球\’喔!”3月30日,在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备选县竞选现场,合山市委书记莫莲和市长潘振学分别以电厂女工和煤炭工人的装扮捧着“煤球...

合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山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来宾市推进网格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纪实)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