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莫益路 本报记者 陈 坤
一边是自己合作社165亩即将收割的包菜,一边是村里连片的1200亩红花四季豆和辣椒苗。干旱面前,两边的苗都因缺水而命悬一线。
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王瓜村委定甲村共产党员林荣优毅然选择了后者。
进入3月份以来,由于持续干旱无雨,定甲村正待扬花的1200亩红花四季豆、辣椒苗因缺水从“萎靡不振”变成“奄奄一息”,再不淋水青苗就要枯死。但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300余名中、老年人和妇女。村党支书曾庆杰把23名党员和30名民兵组织起来,带领全村人共同抗旱保苗。大家集资3万元,买回抽水机、水管等抽水设备,按照先远后近的方式从河里抽水抗旱;组织劳动力分组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挑水淋靠近河边的菜地。
当初,村里考虑到林荣优家也是受干旱严重的种菜大户之一,没有把他和他的家人列入抗旱保苗队伍中,让他集中精力淋自己的包菜田,但林荣优和家人坚决加入村里抗旱团队。他的包菜地离水源最远,按照村里的“抗旱规矩”,理应要先浇灌他的,但他坚决婉拒了。因此,全村的菜地三天可以淋两次时,他的菜地三天才得淋一次。林荣优心里“有杆秤”:自家的165亩包菜就是损失再多,也不比村民的损失大。
后来,各方力量也加入到定甲村的抗旱保苗工作中,军民共同并肩抗旱20余天,取得阶段性胜利。如今,红花四季豆、辣椒苗枝繁叶茂、果满枝头,预计4月下旬将陆续迎来收成。4月中旬以来,林荣优合作社的165亩包菜成熟收割上市,村里每天都有10余名农民自发到他的菜地帮忙收割包菜。
由于水淋不到位,亩单产量比去年常规护理减产了1500公斤,按每公斤卖0.50元计算,林荣优的这茬包菜预计少收12万元。
他毫无怨言,但村民却决意不让这位“吃亏”党员吃亏。
4月上旬,定甲村周边的北合、中良云等村屯种植的300亩马铃薯收摘上田,外地或本地的10余个商贩纷纷跑去收购,作为经纪人的林荣优也在其中。大家的收购价都一样,但群众只把马铃薯卖给他一个人。
“林荣优在干旱面前先顾大家的红花四季豆、辣椒苗,后顾自己包菜,这个人值得信赖!”周边群众觉得把东西卖给林荣优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人心里会更踏实。目前,他已收购7.9万公斤,拿到桂林批发3元一公斤,按收购一公斤赚1.2元计算,林荣优赚了9.48万元,填补了蔬菜减产的亏损。
新闻推荐
本报来宾讯(记者/陈坤)近日,《来宾市旧城内涝区治理工程建设方案》编制完成。与此同时,水库和尾矿库的综合开发利用方案也正在酝酿中。“要以‘大汛\’为契机图‘大治\’!”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告...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