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德荣
培育发展产业集群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竞争力优势产业的重要途径。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有效集中,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有利于形成城乡之间、不同产业之间和大中小企业之间的科学布局,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以深入实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西江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为契机,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大力打造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沿江产业集群。这是贵港市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一、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科学布局沿江产业
加快产业聚集,打造产业集群,必须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主导产业和未来发展方向。从贵港市的实际看,应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优势,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与沿海和沿江流域开发总体规划衔接,通过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科学布局沿江产业。一是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交通条件便捷、沿岸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支持华润、台泥等大企业集团在贵港投资发展,延长上下游产业琏,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最大的建材生产基地;二是充分利用贵港港航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加快船舶工业的规划布局,建设港南船舶工业集中区和桂平船舶工业集中区,打造西江流域上规模上水平的船舶修造基地;三是继续支持贵港火电厂做大做强,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大藤峡水电枢纽,加快平南核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的电力项目落户贵港,建设大型电力工业基地;四是充分利用沿江林产品丰富的优势,建设大型林纸工业集群;五是支持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争取国家批准并早日开工建设贵港三水铝重大项目,发展贵港冶金工业集群;六是大力发展商贸业、物流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搭建沿江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生产要素一般总是往发展条件最好的区域聚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必须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平台,为生产要素的聚集创造更好条件。近年来,贵港市在西江沿岸规划建设江南工业园、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台湾(贵港)产业园、桂平长安工业集中区等14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3.3万亩,建成1.92万亩,建成标准厂房20.3万平方米。要在此基础上,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运行产业集群园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强化配套服务功能。加强园区企业间的沟通协作,实现园区资源共享。通过不断提高园区建设水平,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增强企业集聚力,搭建沿江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平台。加强引导、鼓励和支持产业项目向“黄金水道”沿线的临江工业园区集聚,促进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发展,形成产业聚集效应,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核心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对区域发展有较大支撑作用的产业集群。
三、加强区域合作,提升
沿江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加强区域合作是发展产业集群的有效途径。贵港市产业集群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集聚程度较低,企业在空间布局上较为分散;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带动作用不够显著;企业间产业关联度较低,总体竞争力不强,产业链条短,集群效应不明显。因此,必须抢抓机遇,在加强区域合作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以迅速提升沿江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实施多区域合作战略,为打造沿江产业集群开拓广阔的市场空间。立足贵港的区位优势,积极实施“东联、西靠、南进”战略。“东联”就是利用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沿江城市的联系与合作,对接珠三角,融入北部湾,把开放前沿和腹地紧密连接起来,联手把西江走廊打造成为珠三角辐射北部湾的高速通道、西南地区通往珠三角的便捷走廊、南宁至广州的经济中轴线。“西靠”就是主动向南宁靠拢,成为首府南宁最理想的发展腹地,并主动向大西南延伸,成为连接西南地区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桥梁和纽带。“南进”就是主动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向东盟进军,通过北部湾经济区的带动辐射,全面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加快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构筑沿江产业集群发展的“通道”。完善的交通网络是沿江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接珠三角、融入北部湾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前提在于构建珠三角连接北部湾及东盟的交通体系。贵港将着重围绕服务沿江产业集群发展的需要,重点推进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对接的高速公路建设,全力配合自治区加快推进贵港至梧州、贵港至来宾等高速公路建设。抓好以港口为核心的水路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贵港至梧州二级航道,构筑水上高速公路。全力配合自治区抓好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贵港段、柳州至肇庆高速铁路贵港段的建设。全力建设西承大西南、东接粤港澳、南联北部湾经济区乃至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对外高速通道,缩短与珠三角、北部湾及东盟的时空距离,为更好地参与多区域合作创造条件。
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是打造产业集群的基础。贵港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资金技术欠缺,自身发展能力有限,打造沿江产业集群,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要密切关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动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专业化协作,延伸沿江产业链。充分发挥贵港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时间换空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促进产业集聚,发挥产业规模经济效应,提升沿江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完善沿江产业集群发展协作机制,推进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沿江城市加强交流合作发展机制,是加快沿江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西江经济带的重要保障。2009年,贵港市成功举办了西江流域经济发展论坛,沿江城市达成《贵港共识》,对共同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打造西江经济带,促进西江流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充满期待和信心。要在这一基础上,继续加强与沿江城市的共同合作,致力建立西江流域发展合作机制,完善沿江城市“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参加沿江城市经济协调会,共商合作发展之策。同时,建立沿江城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生态环境共同保护等合作机制,使产业集群发展有机制保障。
四、充分发挥政府调控职能,
构建沿江产业集群发展服务体系
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构建有助于沿江产业集群发展的服务体系。
营造沿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市场环境。有利于竞争、合作和创新的软环境是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壮大的重要条件。要着力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发展秩序,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技术创新和集群品牌,创造安全、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使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带动能力。
着力搭建和完善沿江产业集群发展网络。产业集群是由核心企业及众多相关联的中小企业共同组成。促进企业间加强沟通协作,才能充分发挥聚集和辐射效应,形成产业集群。贵港市将着力建立龙头企业与其他相关联中小企业之间协作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调控和激励作用,利用税收等政策刺激核心企业将非核心资源的生产制造环节甚至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外包出去,加强产业分工合作,拉长产业链条,引导促进企业进行产业集群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形成区位品牌效应。
引导和支持沿江产业集群发展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有着独特作用。目前,贵港的行业协会发展还不够完善,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明显。要大力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发展,努力促进行业协会在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开展职业培训、提高人才素质、实行行业自律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其成为对外合作交流和应对贸易摩擦的平台,为沿江产业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系中共贵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卢建宁本报通讯员张隽陈虹倩马静静外商独资企业广西来宾法资发电有限公司法国籍员工CHRISTINECOLETTE,不久前在出入境民警的协助下,顺利地办理了签证延期手续。这是我区公安机关出...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