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莫慧军 韦鹤群
生态与经济之间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新兴工业城市来宾市——火电、锰铁合金等传统支柱产业均是高能耗、高排放的“双高”产业。
在“双高”产业基础上,来宾市如何实现工业与生态协调发展?市委书记张秀隆表示,必须把节能减排当作责任,作为促进产业升级的契机,誓叫工业保生态。
面对现实困境,来宾市一边在工业强市战略指引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一边在环境立市战略指引下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取得了不俗成绩。
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实现GDP2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18.9%,增幅居全区之首。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33.3亿元,同比增长68.1%,增速居全区之首;工业增加值84.3亿元,同比增长34.2%,增速排全区第二位。与此同时,节能减排数据也趋于达标:1-10月,该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4.0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41%,环比下降7.08个百分点;1-10月全市完成二氧化硫项目减排量4.2796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78.45%,完成化学需氧量项目减排量8898吨,完成年度任务的83.94%。
“8月底,自治区因能耗不降反升对来宾实行‘区域限批\’后,来宾不惜‘壮士断臂\’,对‘双高\’企业采取限电、限产等强力措施,促使9、10两个月单月能耗分别同比下降24.5%和38.3%。”市长杨和荣说,来宾将继续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促进产业升级,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确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借力科技,生态与经济双赢
11月初,行走在中钢集团广西铁合金有限公司厂区,只闻机器轰鸣,不见烟气排放。
一打听才知道,去年9月该公司与来宾铭鸿发电公司以BOT形式在全区率先实施了余热发电项目——利用铁合金烟气热量发电,并于当年试产成功。目前已经建成1套1.2万千瓦时发电机和4台余热锅炉,实现了对现有301和304号炉的烟气热量有效回收。公司副总经理钟耀球告诉记者,这一项目填补了国内利用低品质铁合金废气热量发电技术的空白,一年可发电3000多万千瓦时,实现1500万元效益,4年可收回成本。
除这个项目外,去年该公司还投资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装备最先进的热装热兑精炼锰铁生产线和年产6万吨活性复合矿球冷压成球生产线。钟耀球介绍,热装热兑精炼锰铁生产线,由于工艺先进,可使1700摄氏度的液态铁合金直接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省去冷却程序,不但实现脱硅降碳提锰最大化,还将原本浪费的能源全部利用起来。更难得的是,采用这条生产线生产的锰铁合金市场价比寻常产品高一倍。活性复合矿球冷压成球生产线则以电炉除尘灰、粉焦、粉矿等粉状工业废弃资源与凝结物为原料,制造可重新入炉的活性复合矿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钟耀球告诉记者,这三个项目,每年可节省1.5万吨标准煤,形成3.9万吨二氧化碳和127.5吨二氧化硫的减排量。
另一家传统的“双高”企业——汇元锰业,围绕节能减排开展技改工作,实现扭亏增盈。自去年开始,该公司通过大胆的科技创新,首创了低碳、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水洗浆化湿磨系统,转变了传统的“烘干-磨细-制液”工艺模式,令业内人棘手的松软锰矿使用难题找到了最佳使用方法,拓宽了矿种的使用范围,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同时,由于不用烘干,降低了磨矿成本,控制了电耗,减少了二氧化硫排放,每年节约电费800多万元。
借力科技,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来宾人尝到了甜头。今年,来宾市计划完成重点项目技改投资70亿元,比去年增长30%,涉及项目100个。
转变方式,节能减排又增效
自2005年开展糖业循环经济以来,5年间,共减排化学需氧量3.9万吨,因利用蔗渣生物质发电,形成了12万吨标煤燃烧产生的减排量。
这组来自来宾市环保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来宾糖业实行循环经济模式,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可谓居功至伟。
在来宾东糖集团副总曹长岭眼里,还有一笔账:全市每年利用蔗渣相当于40万吨木材,生产出来的纸张相当于7000公顷森林的纸张产量,“其形成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专家才算得清楚!”
循环经济不仅让生态受益,也给来宾的10余家糖企和140万蔗农带来了“意外甜蜜”。
如果你走进以来宾东糖集团为代表的糖业循环基地,定会发现传统意义上的糖企已经不存在了。除了制糖主业,还生产蔗渣文化纸浆、活性干酵母及其提取物、生物有机肥、酒精、能源发电等,俨然一个综合加工厂。
来宾市糖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如今来宾14家糖企全部采取循环经济模式。以今年为例,甘蔗制糖产值预计60亿元,蔗渣综合利用、废糖蜜深加工、滤泥造生物有机肥等循环产业链,从原来的副产品上可拿回近20亿元的收益。”
去年,来宾工业园区“集中供汽”率先投入使用。这一创举,被誉为能源消费转型的有益探索。该项目通过改造河南园区内的来宾A电厂发电机组,用电厂多余产能和已发了部分电的蒸汽余热能量,给入园企业集中供热。入园企业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排放。首家受益的汇元锰业,一年可节约各类成本500万元,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26万吨、二氧化碳25万吨。来宾市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陈代军告诉记者:“今年国庆,1号管线全线贯通,受益企业达4家,到明年将有3条管线投入使用,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一个个围绕节能减排又增效的案例背后,是来宾市走工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一实践不但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形成了巨大生态效益。据统计,“十一五”以来,来宾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单位排放量明显降低。2009年,该市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为0.21吨/万元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下降70%;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为0.071吨/万元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下降64.5%。
新闻推荐
本报来宾讯又是一年岁末时。来宾市兴宾区城厢乡城厢村的村民汪扬赞又获丰收。“我家种植了6亩甘蔗,虽然今年碰到了持续干旱和洪涝天气,但甘蔗亩单产在4吨以上,按当前料蔗每吨市场联运价450元...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