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谢彩文 袁琳 通讯员/贺亮军)“十一五”以来的5年,广西粮食单产连创新高,糖料蔗、木薯、桑蚕稳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60%、70%、30%以上份额,蚕茧产量超过世界第二的印度。
“十一五”前夕,自治区政府制定下发《关于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我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把桑蚕、食用菌等11大优势产业列为重点加快发展,并明确把桑蚕等产业打造成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我区推进优势农业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桂林、南宁、来宾市食用菌产业带,桂西北、桂中、桂南三大桑蚕优势产业带,崇左、来宾、南宁、柳州等主要糖料蔗产业带,桂东南、桂西、桂中木薯优势产业带,桂北、桂中柑橘产业带,左右江和桂东南香蕉产业带,桂南、桂东南荔枝产业带。
“十一五”期间,我区糖料蔗、桑蚕、木薯面积产量稳居全国第一,优质稻、香蕉、柑橘、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多个产业排全国前列。“十一五”末,糖料蔗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1066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1546万亩,蔗糖产量由580万吨增加到722万吨;蚕茧总产已达21万吨,比2005年14.8万吨增长42%;水果总产830万吨,比2005年的571.6万吨增长45%;食用菌总产量已发展到76万吨,比2005年增长121.98%;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720万亩,市场供应充足。全区粮食单产连续4年增长,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供求基本平衡。
这5年,广西农林牧渔业总值从2005年的1448.4亿元增加到2010年预计2338亿元,增长61%;农业增加值从2005年912.5亿元增加到2010年预计1531.65亿元,增长67.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2495元增加到2010年预计4380元,增长75.5%。
“十一五”末,全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30家,比2005年增加45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219个,社员44.83万人,比2005年分别增加3269个和19.83万人,合作社资产总额24.05亿元,是2005年底的10.36倍。2010年,全区农业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00多万户。
新闻推荐
本报来宾讯(记者/邓萍)12月27日,目前广西蔗渣浆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大型制浆项目——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华垦纸业年产9.5万吨蔗渣浆工程项目竣工投产。这标志着广西农垦糖业发展循环经济,推...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