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如果认真地对全区干部职工进行这样一项简单的问题调查:近一年来中央和自治区公布的有关政策文件有多少?对涉及本部门本行业工作的主要政策文件内容了解多少?仅就自治区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及配套文件、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及配套文件、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及配套文件、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及配套文件,有多少干部职工掌握了解?答案恐怕不容乐观。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很多部门单位的干部职工,对学习政策文件精神不以为然:“那么多文件,如何学得过来、记得住?文件天天都在学,工作事务那么多,哪有专门时间去学?”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许多群众、企业在办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时,遭遇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既有自身不了解相关政策程序规定的因素,也与具体工作人员不懂政策、不知政策、不想知道、懒得回答等有很大关系;对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诸多领域、产业建设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文件,相关部门并没有进一步把服务延伸,政策文件精神只“落”在墙上、“躺”在柜子里。这种对政策文件资源、优惠政策文件给予的发展机会的浪费,损失无法计算,难以估量。
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干部职工,之所以有别于社会上其他普通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负有落实执行党和政府各项政策决定的责任,履行好行政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执政为民。如果我们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中,有相当比例的党员干部职工对学文件不以为然,工作怎么做、工作效率怎么样,那结果不言而喻。
来宾市“学文件”活动调查也表明,活动开展月余之时,跟踪监督检查中就发现,仍有一些部门没有一点动静,有的部门领回政策文件汇编3册书,甚至都没有打开过。而与此相反的是,相当多部门学文件之后,从政策文件精神中找到了思路、找到了资金、找到了方法、找到了效率。比如,作为全市服务群众窗口的市政服务中心,学文件后全面完成新一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一季度政务服务零投诉;来宾市委统战部把学文件延伸向民营企业,吃透政策,用活政策,协助有关部门策划招商引资项目358个;以破解工作中的“七大难题”(办法不多、安于现状、人浮于事、落实不够、心中无数、一般应付、推进不力)学文件,来宾市住建委的审批工作提速50%。
干部职工的工作水平,离不开对政策文件精神的熟悉程度;干部职工依法行政的执行能力,离不开对政策文件精神的理解深度。来宾“学文件”活动中出现的许多变化,启示我们,政策文件既是干部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指南针、“砍柴刀”,又是规范干部行为、统一思想认识的行动指南;既是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支点,又是建设法治政府、阳光政务的基础性工程。
只有弄懂吃透政策文件精神,了解政策文件出台的背景、范围、方向,才能找到落实执行政策文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蛮干乱干,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只有弄懂吃透政策文件精神,才能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不乱方寸、自如应对。对政策文件精神了解得越多、运用得越多、理解就越深,越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视野宽,心胸阔,境界高。
从“逼我学”到“我要学”,来宾市以学文件规范党员干部的工作行为,提高执行政策文件的能力,增强落实政策文件的效率的做法,取得了良好效果,“学文件”活动在干部职工中激起一股头脑风暴,对上积极寻找政策对接,向下做好服务,向外开拓视野,向前明晰思路。从来宾推而及之,全区干部职工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与强化也同此道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罗侠本报通讯员庞梅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猛增,一座座现代化都市崛起八桂大地。繁华的背后,公安机关社会治安管控和交通管理等各项工作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