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华建敏
(2011年8月18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和各位朋友相聚在美丽的南宁,共同出席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首先,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推进,在全球发展最具活力的亚洲,各种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方兴未艾。中国与东盟各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过去3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携手东盟各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成为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揭开了中国与东盟合作新一页,全年中国与东盟贸易达到29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是自贸区建设之处的5倍多。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密切的经济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符合东盟各国的利益,符合中国的利益,也成为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北部湾沿海沿边,是中国加强与东盟和世界市场联系的重要门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希望使之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的增长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东盟“10+1”框架下新兴的次区域合作。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合作不断深化、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合作效益不断显现,有力推动了区域内各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合作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现在,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有3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甚至还有所上升。可以说,上一轮危机的冲击尚未完全消退,又出现了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新的风险,因此,世界各国必须紧密合作,迎接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泛北部湾地区各方应继续携手努力,加强睦邻友好,深化全面合作,增强抵御经济风险的能力,坚持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道路。为此,我们建议在以下3个方面付出更多努力,加快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一是抓紧建立和完善泛北部湾合作机制。尽快通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泛北部湾合作中方秘书处的基础上,尽早成立由泛北部湾各方共同组成的合作协调机构,更加有力地协调推进合作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二是尽快实现中国与泛北部湾其他国家陆路、海路运输通道的互联互通。通过双边援助贷款、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和商业信贷等多种方式为泛北部湾国家的公路、铁路、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金融支撑,推动通关便利和贸易投资自由化。
三是积极推进中国与泛北部湾其他国家的人文交流。巩固邦交的根本在民众,中国和泛北部湾其他国家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是增进双方人民相互了解和友情的独特资源。今年是“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强双方文化、教育、旅游等众多领域的交流和合作,使传统友谊更加深入人心。
女士们、先生们!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深深融入世界经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今中国伟大的发展成就。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快速发展,也为推动世界经济融合、促进共同发展繁荣,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第4个10年,不论未来还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继续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一个更开放、更具活力的中国,必将为包括北部湾在内的各类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提供广阔空间。
广西地处中国华南、西南结合部,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在推动泛北部湾地区经济合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支持广西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加本次论坛的许多来宾长期致力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与发展。希望大家充分运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这个平台,深入探讨发展之计,广泛寻求合作机遇,为促进泛北部湾地区经济的繁荣稳定作出新的贡献。
最后,预祝本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圆满成功!
新闻推荐
本报来宾讯(记者/陈坤通讯员/韦健陈刚)“以前,看到烟囱冒烟,我们心里才踏实。现在,工厂不冒烟了,我们心中更加踏实。”近日,位于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区的广西华美纸业集团总裁助理邓建磊告诉记者,在人们看来...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