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来宾新闻 > 正文

努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名城

来源:广西日报 2011-11-07 20:18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要方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推动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广西提出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这是贯彻落实《决定》的一个战略部署,来宾市要把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的战略部署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切实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实际行动,努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名城。

来宾市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聚居区,是壮乡始祖、盘古文化、土司文化和观赏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瑶族支系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具有大量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近几年来,围绕建成民族特色文化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切实把文化建设放到全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谋划和推动,全力打造和树立地方文化品牌,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实施“求乐、求知、求技”惠农工程为载体,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被誉为“来宾模式”在全区、全国推广,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县、乡(镇)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努力实现城乡文化设施网络全覆盖;实施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文化产业初见成效;文化品牌初步打响,文化创作成果丰硕。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及重大进展,为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名城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以“七个有”为抓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名城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让文化发展有方向

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的全过程,转化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追求,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让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把握。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创建自治区文明城市活动,不断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倡导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风气,塑造和弘扬来宾精神,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文化发展有载体

张秀隆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来宾市作为经济欠发达的新建市,文化设施数量不多、层次不高是瓶颈。必须下大力突破瓶颈制约。用两三年的时间,在市区建成市文化艺术中心、市体育公园以及档案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展览馆,在县城、乡镇建设一批公益性文化设施,在农村重点深化拓展“三求”惠农工程,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并在全面覆盖行政村的基础上向屯级延伸,不断扩大群众受益面,提升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坚持建用并举,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争取如期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

注重培育壮大文化产业,让文化发展有规模

六中全会提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政策的扶持,要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引进更多的大企业集团,整合、开发全市文化资源。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形成一批文化龙头企业。当前,要重点推进凤凰动漫城、金龟岛综合开发两个投资几十亿元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把这两个项目打造为来宾文化产业的旗舰品牌。加大奇石产业发展力度,早日建成全国一流的奇石馆,做大做强“中国观赏石之城”品牌,形成具有一定发展规模、产业关联度大的特色文化产业。继续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主题公园等新兴文化产业。

加强队伍建设,让文化发展有人才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在来宾,文化正如这座新兴城市一样,是一块亟待开发、潜力巨大的“处女地”。要创造更加宽松、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文艺人才投身文化发展之中。与区内外一些艺术院校、文艺团体、文化企业合作,培养一批结构合理、业务精通、德艺双馨、锐意创新的文艺人才,形成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通过传帮带和轮训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培养更多的业余文艺人才和文艺管理人才。更加注重加强基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文艺人才的培训、指导和服务,使他们成为发展繁荣基层文艺事业的主力军。

创作一批高质量的文艺作品,让文化发展有成果

好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要立足于市情,突出地方和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地域文化的挖掘、开发与创新,保护和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瑶族、壮族文化品牌,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并迸发出新的活力和影响力。鼓励和支持民间文艺创作与发展,借助红水河文化艺术节等平台,推出一批民族文艺精品节目。组织撰写和出版一批反映新来宾发展、反映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文化发展有影响

借助文化的影响力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要对来宾城市文化形象进行全面策划、包装,通过大范围、多层次、高密度以及高质量的宣传,进一步提升来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来宾的全新形象。积极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善管媒体、善用媒体、善待媒体,主动加强与各级媒体的接触与沟通,不断提升本市主流媒体的发展水平,加强新兴媒体的管理和运用。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新闻工作应对突发事件、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让文化发展有保障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这次全会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要按照全会的部署,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统筹考虑,改革不适应文化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为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创造更有利于的条件。通过改革,努力整合和盘活现有文化资产,进一步规范文化发展市场,壮大文化产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作者系中共来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新闻推荐

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本报记者卢建宁这是一次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盛会;这也是一次展示壮乡风采、赢得各方赞誉的盛会。初冬的绿城南宁,阳光明媚。11月18日至19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努力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名城)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