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来宾新闻 > 正文

来华投资区:巧打“侨”牌两捧“国字号”

来源:广西日报 2012-10-24 18:5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来宾讯 (记者/陈坤  通讯员/蒙治兵 韦书强 谢璧璟)“全国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全国侨办系统信访工作示范单位”,今年,来宾市华侨投资区先后获得两个“国字号”荣誉。10月20日,该投资区党委书记曹远林接受采访时说,这得益于巧打“侨”牌——活用“侨”策和借助“侨”力,推动农场“一场一策”改革,让原来落后的两个华侨农场,分别依托来宾市的发展和“龙头”企业,走上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目前,整个投资区有近万农民跟着龙头企业干,6000多名农民变身市民。

吴甲堂就是6000名农民中的一个。他家4口人是来宾华侨农场的越南侨眷,原来靠种地和打零工,每月仅有1000多元收入,家境比较困难。农场体制改革以后,吴甲堂来到皇氏乳业做搬运工,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外加农场发的每月250元非职工过渡生活费,一个月就有近3000元收入。“更难得的是,地被征后不仅有补偿,还得到了160平方米的住房和160平方米的商铺!”吴甲堂感慨,有工作、房子和商铺,以后的生活不用愁了。

吴甲堂的幸福生活源自该投资区活用“侨”策推动的农场改革。两年前,该区结合《国务院关于推进华侨农林场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大胆创新,提出“一场一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农场改革发展战略,对投资区下辖来宾华侨农场和凤凰华侨农场,依据区域特点采取不同发展方略。针对来宾华侨农场与市区仅隔一条高速公路的区位优势,通过“土地全体回收、人员全体安置、房屋全体搬迁、土地交由市政府(投资区)开发使用”的办法,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改革。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给予失地职工青苗补偿费、房屋补偿费、过渡生活补助费和每人40平方米的住房,给予农场非职工每人40平方米的商铺,这项措施促使6000多人由原来的农民变成拥有住房、商铺以及工作岗位的城市人。针对凤凰华侨农场土地多、交通便利的特点,引进广西皇氏甲天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龙头企业,将其建设成“生产、运输、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有效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群众增收。

此外,今年,该投资区积极向上对接自治区侨办,获支持在该区创建占地3000亩的“华人华侨科技创业园”,打造广西华侨农场产业发展示范基地。预计未来5年内,通过“华人华侨科技创业园”、高新产业标准厂房带动,该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年产值将达200亿元以上。

新闻推荐

“循环经济让我们重生”

本报记者谭卓雯绿树成荫,花草环绕,高耸的烟囱飘着经净化后排放的轻烟……走进广投集团黔桂发电公司,眼前所见一改火电厂煤尘飞扬、浓烟漫天的印象。作为广西投资集团旗下火电企业升级转...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来华投资区:巧打“侨”牌两捧“国字号”)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