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来宾讯 (记者/陈坤 通讯员/韦绍问)7月23日下午,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区的广西华美纸业有限公司厂区,车来车往,异常繁忙,一条白色管道架空通入生产车间——公司二期“集中供热”管道正在铺设,一个月后投入使用。
该公司生产部经理刘明告诉记者,一期项目得益于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区的“集中供热”,公司投产时就没有建锅炉,用汽好比用自来水,开启开关即可,无需烧煤,企业告别了节能减排“瓶颈”压力。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公司尝到了“甜头”,二期项目与一期一样,铺设了35吨/小时的供热管道。
同样采用“集中供热”的汇元锰业负责人则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一条标准生产线,需配备的锅炉和与之有关的相应供热设施,前期需投入近千万元。此外,按现在用汽价格与自己烧煤供热所需费用相比,还略有节省,因此,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不仅节约了大量设备投入,每年还可以节约费用1000万元。
来宾市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刘陆文介绍,纯凝式火电厂若只发电,约有一半热能处于不可利用状态,造成能源浪费。为此,2009年,来宾市对园区内的来宾A电厂的机组进行改造,使得发电后的多余热能用来供汽,为园区企业提供热能。
“集中供热已经成为来宾招商引资的一块金字招牌。”刘陆文介绍,今年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来宾市河南工业园新引进了洁丰纸业、皇人食品项目等8家用汽企业。截至目前,园区已有17家“集中供热”企业进驻,这些企业无一不是冲着集中供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来。由于供汽管道已经铺设到标准厂房集中区,正在洽谈的用汽企业还有十余家。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骆万丽吴丽萍一江春水,连着两广发展之梦;两地融合,1+1带来叠加效应。从互利合作到叩响一体化发展之门,两广已成为距离最近,产业、经济互补性最强,联系最紧密的省区合作伙伴。腾笼换鸟:粤企入桂...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