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北区锦绣社区,有一个由辖区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队,居民们亲切地称它为“志愿妈妈”队。
志愿妈妈的人员组成很庞大,有单位职工、白领、个体户、水泥工……这支队伍主要“瞄准”的是辖区里的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一到节假日或者周末,她们准会“拉起队伍”,带上孩子们,逛公园、做游戏,还进行作业辅导。如果你问社区的孩子:“你妈妈是谁?”他们总是自豪地回答:“我们有一群妈妈!”全秀华,35岁,个体户经营者,“志愿妈妈”队伍最初的10大创始人之一,她加入和组织“志愿妈妈”的理由:因为爱所以爱。全秀华说,她之所以加入“志愿妈妈”,主要还是因为女儿的一番话。
去年初的一天,女儿闷闷不乐地告诉她,有一位同学今天因为想念在外面打工的父母哭了,自己很想邀请她到家里一起玩。“我听了女儿的话后就感觉很心酸,也很想为这些孩子们做一点事情。所以就和别的家长与社区的书记、主任商量,她们也很赞同这个想法。”2013年年初,锦绣社区的“志愿妈妈”队正式成立,最初的成员有10人,至今已经开展各种活动几十次。
如果说“志愿妈妈”队最初是一支固定的队伍,那么经过一年的发展,如今的“志愿妈妈”队又有了“志愿姐姐”“志愿阿姨”,还有“志愿奶奶”。今年19岁,在湖南湘潭大学读大一的蓝楚楚就是一位“志愿姐姐”。她说,平时父母在来宾市打工,自己又在外地读大学,10岁的弟弟只能跟随爷爷奶奶生活。今年寒假,听说社区有这么一支志愿队,自己也想趁着假期多为小弟弟小妹妹们服务。蓝楚楚表示,她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志愿队伍来,让欢笑声时时在社区回荡。
锦绣社区党总支书记梁晓梅告诉记者,虽然如今的“志愿妈妈”队伍固定成员已经发展到了19人,但社区里都有个默契,如果哪位“志愿妈妈”有事不能参与和孩子们的互动,社区的其他居民就会自动地顶上,还有很多居民每次也会在活动时作为“临时志愿妈妈”,把自己的孩子带来一起参与互动。
“希望我们的志愿队以后能跨出社区,成为全市的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孩子的‘志愿妈妈 ’。”全秀华说。日报记者廖冠华
新闻推荐
12日,柳州市在建重点项目“柳州地王国际财富中心”工地现场,来自来宾市的韦家站等几名工人正在寒风中搭建脚手架,开始这栋高303米的大楼节后复工。  ...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