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媚
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在广西体育中心刚刚布置好的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志愿者之家里,一位老年志愿者卢卡老师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卢卡老师是本届世锦赛年纪最大的志愿者,今年65岁。作为南宁市第十五中学的退休英语老师,卢卡主要负责翻译工作。“早上9点多钟到,晚上有时候八九点才能走,不过中午有休息时间,对我来说坚持下来没问题。”记者询问这位“老清新”身体能否吃得消,她声音洪亮地回答。
坚守岗位度过别样重阳节
昨日中午,体育中心,午餐后的闲暇时间。“卢老师,节日快乐!”当志愿者们清脆的声音响起,卢卡老师才想起当天是重阳节。伴随着主持人的号令,志愿者之家的小伙伴们全体集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是趣味表演,随后,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蛋糕上场,人偶“南南”“宁宁”“绿娃”“水妞”也来助兴,共青团南宁市委书记王亚楠亲自为卢卡老师送上了祝福和礼物。
“我都忘了今天是重阳节,每天在志愿者之家和年轻人一起工作,我感觉自己也很年轻!谢谢大家让我度过了这么欢乐难忘的节日!”卢卡老师高兴地说道。
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志愿者
其实,卢卡早在2008年就是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当时能当选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最大优势在于我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粤语及英语。”卢卡认为,更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具备挑战自我、不断进取的拼搏精神。
“世锦赛志愿者报名时,组委会工作人员一开始觉得我年纪大,怕我吃不消。当得知我参加过大型赛事的志愿者工作,有很多经验,并知道工作的艰苦性,他们才同意我报名。”卢卡告诉记者,虽然年纪大点但身体素质还不错,经常游泳锻炼身体,能做好礼仪、讲解、接待、翻译、导游等相关志愿服务,作为南宁市民,应该为世界各国来宾做好服务。
志愿者的服务不分年龄
65岁,是一个清闲下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了,但卢卡老师却闲不下来。
世锦赛在家门口举办,卢卡非常兴奋。“家门口的盛会,作为生活、工作在这座城市的我该做些什么呢?”卢卡兴奋地告诉记者,“在北京奥运会做了志愿者之后,时隔6年,世锦赛来到南宁,我们南宁进入世锦赛时代了!我是南宁人,南宁人要做好东道主,能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我很高兴!”
“我是共和国同龄人,看着新中国成立的,我就是想为国家和社会多作一些贡献。”卢卡老师用一颗火热的心让自己的退休生活忙碌而充实,也让全家上下都受到感染,家里人都很支持她参加志愿者工作。“志愿者没有年龄之分,志愿者的服务是没有止境的,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要继续服务。”谈起对志愿者的理解,卢卡这样说道。
新闻推荐
市民参观作品展。本报记者陈卓凡摄本报讯(记者莫俊)巾帼舞红袖,八桂飘芬芳。女书画家一直是广西美术书法创作的生力军,为广西文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月29日,“红袖墨韵——广...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