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侠 本报通讯员 石 星 韦丽君
“路修好了,现在不用担心交通安全了,还大大方便了我们出行。”2月2日,来宾华侨农场9队的沈亚炳高兴地说。
原来,来宾华侨农场9队居民点的道路是从该队中间通过,存在着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去年,来宾华侨投资区党委书记吴立下乡调研时得知这一情况,经讨论决定:绕开9队居民点,在距离居民点南面100米处规划新建一条全长700米、路面宽6米的道路。
“实实在在为民办事,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吴立说,自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投资区创新提出以“三百三进三年六侨”活动作为载体,着力改善民生建设,13项为民办实事目前已全部完成,共计投入270多万元。
虽然寒气袭人,但是晚上7时许,来宾华侨农场13队的“夜生活”就开始了。
在健身广场上,聚集了一大群前来跳舞的农场职工。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大家翩翩起舞,场面热闹非凡。而在广场周边的各种健身器材上,大家一边健身一边聊天,其乐融融。
“自从有了健身广场,农场的夜晚不再冷清单调,每天吃完晚饭就赶过来跳舞,生怕错过了呢!”家住13队的项阿姨乐呵呵地说。
这是来宾华侨投资区扎实推进改善民生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针对在“开门问政”中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投资区通过现场办公、限期办结、跟踪督办等方式,跟踪落实并及时反馈给群众。据悉,去年投资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70多万元,涉及健身广场建设、道路改造、路灯维护和管理、疏通排洪沟等。
道路交通是民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2月3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记者走进凤凰农场蔬菜基地,看到一条笔直的水泥路向前延伸,虽然运送蔬菜的汽车和菜农的电动车络绎不绝,但是十分顺畅。
凌连辉是种植大户,在凤凰农场蔬菜基地内种了130亩的萝卜。他告诉记者:“道路没硬化之前最怕下雨天,自从道路硬化后,把肥料运进来和把蔬菜送出去方便多了,下雨天也不怕车子进不来。”
去年以来,投资区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扶持农业生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效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年投入40多万元用于扶持农业生产,硬化凤凰华侨农场蔬菜基地道路1300米,改善了蔬菜基地道路晴天灰尘滚滚、雨天泥泞不堪的局面,帮助了凤凰华侨农场茶厂技改,购置烘干设备及厂房维修,还编制了凤凰华侨农场农业产业规划等。
教育无小事。凤凰华侨农场小学学生宿舍床铺缺少,只能两个孩子挤一张床,条件十分艰苦。投资区领导现场办公立即解决。“投资区拨款2万元改善校舍,孩子们的生活问题解决了,学习的劲头更大了。”凤凰华侨小学校长熊朝周说。
“着力解决归侨侨眷的困难,切实改善农场民生问题,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吴桂强说,去年以来,投资区强力推进文体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服务归侨 温暖侨心”等主题活动,给予驻区学校、医院等单位大力扶持,为农场基层党组织送图书、送戏、送健康,大力发展“侨文化”,打造“侨品牌”,逐步较好地解决了城乡群众无阵地开展文体活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公共文体服务的和煦阳光。
新闻推荐
广西推动工业绿色循环发展 去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
本报南宁讯(记者/莫艳萍)广西坚持发展生态经济,推动工业绿色循环发展,去年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3%,产业结构得以持续调整优化。据统计,去年六大高耗能行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39.8%...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