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来宾新闻 > 正文

荷美覃塘 别具风情

来源:贵港日报 2015-08-09 04:38   https://www.yybnet.net/

双鸡山天仙庙。(杨旭乐摄)远眺双鸡山。(杨旭乐摄)歌王李守榜(前排右二)在对歌。(资料图片)编者按:市作家协会、覃塘区文联编写的《荷美覃塘》一书,今年7月由漓江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散文的形式,全面介绍了覃塘的历史文化、自然地理、民风民俗和名优特产。本报特此刊登《荷美覃塘》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神仙落脚飘荷韵

鲤鱼江古称宝江,属郁江一级支流,北通来宾,西接宾阳。鲤鱼江流域覆盖了整个覃塘区中北部地区,北至东龙,西接黄练,中连覃塘,南抵五里。鲤鱼江水质清澈,盛产鳜鱼,又便于浇灌田亩,被誉为贵西地区的母亲河、生命线。

鲤鱼江干流在贵港境内长达78公里,共有四条支流,分别是红泥江、桐岭江(又称六庐江)、珠砂江、平洋江。四大支流源出贵港两大雄伟山脉,其中平洋江发轫于贵西极高峰——镇龙山脉,其余三大支流皆发源于北部莲花山脉。四大支流分别从西往东、由北向南流淌汇合于三里镇九岸村三江口,再往东奔腾,最后在贵港城区鲤鱼湾口注入郁江干流。

在鲤鱼江四大支流中,以红泥江流域最为庞杂,因其上游又有四条主要支源:其一为东龙江,其上游分岭河为贵武分界处;其二为六芳江,在山北乡,其上游为龙岩江;其三为黑洋江,在山北乡,其上游为陈留江;其四为黄梁江,在蒙公乡,发源于樟木乡之罗山泉及龙江泉。上世纪五十年代,在红泥江上游拦河筑坝建成大型水库——平龙水库。另外,发源于六庐山的桐岭江在流经桐岭村背,至廖村后也汇入红泥江。由此,红泥江形成枝繁叶茂的树形水系,成为鲤鱼江流域水量最大、面积最广的区域。

自北往南蜿蜒流淌的红泥江水系,在覃塘镇姚山村附近形成一片广阔的湿地水域,因国道324线于福龙村跨江筑桥,红泥江又称为福龙江。在福龙江流经姚山村一带,四周石峰环绕,延绵耸立的石灰岩山峰或分散或成群出现在福龙江平原上,远望如林,其中有一座不甚显眼的低矮独峰——双鸡山,就坐落于姚山村群山屯。“群山”顾名思义即四面环山、多山之意。

这座位于覃塘圩以西约5公里的孤峰,因其山脚下曾有两块形似引颈高吭的鸡形巨石“公鸡石”,被称为“双鸡山”。双鸡山作为覃塘镇的知名胜迹,历史颇为悠久。

据清代雍正《广西通志》载:“钟馗岩,一名钟馗山,在郭西里,县西六十里,石门轩豁,清流环其下,洞中有石像状似钟馗,故名。”另有光绪《贵县志》记载:“钟馗岩,在郭西里群山村旁,山高二十丈,岩居半山之麓,左右各有洞口,上通一穴,甚光明,有石人像立于岩内,石像状似钟馗,故名。”

双鸡山旧称钟馗山,因这座石峰洞穴内有一巨型钟乳石“状似钟馗”而得名。自古以来,双鸡山地区盛传天师钟馗捉鬼驱魔的故事,后人遂将这处隐藏在山体中的岩穴称为仙人洞,并立庙祀之,称为天仙庙。

天仙庙为清代寺观遗存,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道光十九年《重修天仙庙碑记》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鸣,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庙不在大,惟显德馨,自祖建天仙庙,号曰双鸡山……前抱瀑水,后枕青山,庙虽小而地杰 ……祈求即应而灵,庇佑于四民。”

正如碑记所言“山不在高,有仙则鸣”,仙人洞内那块仿似钟馗的巨形钟乳石演化的天师捉鬼的传说,让这座不显眼的独峰披上了神奇的外衣与色彩。古人常把奇特的洞穴视为仙境,双鸡山之仙人洞正是这一传统的沿袭。

从双鸡山东边一侧拾级而上,沿途半山怪石峋嶙,榕木根盘踞其间,经过“仙人印”后,一洞天赫然在目,即仙人洞。洞内高旷幽静,可容数百人,洞顶钟乳石随处可见。洞中的钟馗石又似一尊站立的石佛,面朝崖壁,颇有“石佛面壁”之意境。

旧志中描绘的“上通一穴,甚光明”,指仙人洞的洞顶一处缺口,形成一个椭圆形的巨大天窗。这个天窗,是洞穴内部与外界交接阳光、空气和水分的重要通道,为双鸡山平添了一道极具特色的喀斯特洞穴景观。

位于石佛上方的天窗,恰到好处地形成了一道光晕笼罩在钟馗石像上,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身临如此静谧的洞天揽胜,倾听潺潺的丁咚流水声,近距离触摸这鬼斧神工般开辟出来的洞穴奇景,参访者无不击掌惊叹这处胜迹的巧妙与神奇。

如果说仙人洞、钟馗石、天仙庙是双鸡山风景区悠远历史的名片,那么覃塘莲藕荷花观光走廓最佳观赏点则是双鸡山最耀眼的当代标签。

2014年春季,覃塘区政府为打造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区域,在姚山村群山屯至龙凤村平田屯之间规划建设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并通过创新手段引导各方积极参与,连片种植莲藕面积达数千亩,成为贵港市夏季年度荷花展最具原生态的赏荷去处,吸引游客达10多万人次。

从春种莲藕,到夏赏荷花,再到秋挖藕根上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莲藕产销循环链条,扩大了覃塘莲藕这一传统特色品牌的影响力,为贵港荷文化注入了更多内涵,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让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的理念在这片壮汉聚居区域迅速升温,继而转化为一种文化自觉。

双鸡山所在地的姚山村群山屯以成片莲藕荷田为基础,以道路、江滨绿化为骨架,对村屯院落进行风貌改造和庭院建筑,以名山(仙人洞)、名岩(钟馗石)、名庙(天仙庙)等人文古迹为主体,筹划发展休闲、生态、文化等多功能新兴旅游模式,努力打造集农业观光、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于一体的生态湿地旅游示范区,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盛夏季节,沿着209国道覃塘段行走,背倚高崇延绵的平天山脉,西眺一马平川的福龙江流域,只见石峰点缀,藕田千顷,荷叶摇曳,莲香四溢。双鸡山这处自然山川与人文景观相融的莲花胜地,正在向生态、文明、和谐的现代农业区域发展,这是对覃塘莲藕产业示范区的最佳诠释。(杨旭乐)

歌王来自田间

从美丽的荷花镇覃塘出发,走过山清水秀鱼米飘香的蒙公乡,穿越山北乡的茫茫蔗海,一路往西,你会惊叹大自然的神奇:石灰石铸就的大山宛若侏罗纪奇景,树木翠绿欲滴,更神奇的是山山有奇貌,栩栩如生。有像雄鹰展翅的飞鹰山,有像雄鸡昂头报晓的金鸡山……一路秀色可餐,一路美不胜收。30公里,路不算很远,但如果想要歇歇脚,你尽可在黄龙村谢村屯路边的古榕下喝上一碗清凉的玉米粥,然后,过樟木街往西再走七八公里,你就到了山坳里的李塘村李村屯,这里的山更秀,水更清。

这里的谷米孕育了广西壮话山歌王李守榜的躯体,这里的山水润甜了广西壮话山歌王李守榜的歌喉。他从小牧牛山野,肩挑山木,只读过两年书,却能“指物即唱”,传神动听,让人耳目一新。他几十年如一日,逢山唱山,遇水唱水,逢婚娶高唱花开富贵丁财两旺,见添丁上榜喜吟椿萱并茂鱼跃龙门。过去低吟长叹旧社会穷人命比黄连苦,如今高声放歌改革开放人比桃花俏。这般歌才,这等心地,村村寨寨称奇,山山弄弄传颂。

李守榜出生在世代农耕的山村里,因为种种原因,在学校只读到小学二年级,但是人生处处是学校,村里人人都是老师,只要心里有个念想,总会有办法学习。那念想就是唱山歌,唱支山歌传四海。李守榜从小就是一个聪颖要强的孩子,要想唱好歌,就要有老师来教。不去学校又能学到东西,怎么办呢?小小年纪,竟让他想到一条妙计。

“天热时,点亮一盏灯。”

“天冷时,就起一盆火。”

那时穷,人们不舍得点灯,灯亮的地方就有人聚集,人多了总要说话,总有能人来讲人生百科。他热爱语文,不懂的字呀词呀,总要问个明白。慢慢地积累了些词句,借些小说来看,看不懂就查字典,或者请教读书多的人,文化有了提高。慢慢地学着村里的人唱山歌,壮话山歌,口口相传,会说就能唱,但是唱出来却不能用文字写下来,也是很懊恼的事情。

说来也巧,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文化人为躲避战乱逃到山里来,村小学也来了一个有大学问的教师,是四川来的,并且是诗社的!难得知音,一见面,如鱼似水。从词句的韵律对仗,到谋篇的赋比兴……一个学富五车,一个聪颖绝顶,一个巧妙点拨,一个心领神会,一段山中奇遇,一段人生传奇,成就了李守榜从放牛娃到山歌王质的蜕变。

相见缘来,相处恨短,不到两年,抗战胜利,老师归城,村头一别,唏嘘再三……这是一段何等的奇遇佳话!

李守榜是个很特别的人,也是一个很普通的人。

“山歌有套路,但又不拘泥于套路。”李守榜说,唱山歌要思维敏捷,触景生情,情生歌韵,就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每天观察,读书、看报、看电视,用心琢磨,心有沉淀,总会起涟漪,再有阳光色调,不潋滟也会光彩。

“红杖摆龙尾,文字得通天,献功德福自来,生女孩乖,生男孩有样,参军出大将,入学上清华。”他在古稀之年唱起山歌,仍然思维敏捷,声音洪亮,神韵十足。对春节期间村里的年轻人给老人派发红包的敬老之举,李守榜用山歌道以美好的祝福。

上世纪90年代,时年50多岁的李守榜应壮文推行进校暨蒙公乡“三月三”歌节组委会邀请,来到古山村古东屯参加节日庆典,当晚就餐时,村民让李守榜以古东屯执行国家政策、进行农村改革、乡村面貌大改变为题材,即兴唱一首山歌。

李守榜看看席间桌上摆放的蜡烛,随口唱道:“蜡炬化成团,捏个女孩来,如来古东嫁,不用谁做媒。”唱毕,村民拍手称好。“过去当地因为穷苦,女孩都不愿意嫁过来,现在人们有冲劲,生活变好了,当然受人欢迎。”李守榜解释山歌的含义。

“要唱什么就有什么,去到哪里都一样。”李守榜的邻居李树清说,在当地,无论是婚庆、新生、祝寿,还是新居落成,村民都乐意请李守榜去唱山歌庆贺。

1994年“三月三”,李守榜作为贵港的壮话山歌歌手代表,应邀前往南宁参加“歌王大赛”。比赛中,李守榜在全区各地“山歌能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广西山歌学会颁发的“广西民间歌王”称号。

提起当年的比赛,李守榜说:“比赛由评委出题目,一问一答,选手要在30秒内用壮话山歌唱出来。”当时决赛的题目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对手因超时没答唱。李守榜上台随口唱道:“钱有,米也有,望千岁美满,此为我们的立国基本。”最终,他获得了“歌王”的荣誉。

李守榜倾尽一生心血,歌唱大自然的美好,讴歌人间的真善美,宣传党的光辉政策,并呕心沥血,反复琢磨,编纂成册,玉成百首,分送乡文化站和文艺队。此举十分可敬。他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歌还在,他的刻苦,他的勤奋,他的智慧,永远如一脉老藤在青崖高处迎风招展。那动听的喉音,丝丝歌韵,与清风同在。(韦宁清)

新闻推荐

浅议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应用

...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荷美覃塘 别具风情)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