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东门城楼前的古典汉式婚礼表演。今报记者辜丽娜 摄图为鱼峰区区长何世恰为新人颁结婚证。今报记者刘山 摄
今报记者辜丽娜 刘山 通讯员冯晨
中式婚礼在柳州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过,你见过在婚姻登记处举行的中式婚礼吗?昨日,柳州市鱼峰区窑埠古镇和城中区东门城楼婚姻登记特约颁证点,正式向广大新人开放。两城区不约而同地都推出了传统婚俗展示。
古城楼见证新人爱情
昨日,柳州市民覃思先生和胡夏日女士,在城中区东门古城楼办理了结婚登记,接过了幸福的“红本本”,成为城中区东门城楼特约结婚登记颁证点的首对新人。
当日,东门古城楼内装扮一新,大红喜字挂了起来,红色的地毯也铺了起来,所有的桌椅板凳都用红布进行了装点。在一张写有龙凤呈祥字样的“天地桌”上,依次摆放着桂圆、花生、红枣、莲子等寓意着“早生贵子”的吉祥物件。这里正在举办的是东门城楼特约结婚登记颁证点的揭牌仪式。“我们今天非常开心,在这样一个特别有意义的地方领到了结婚证,希望以后的日子也能像今天一样开开心心。”新郎覃思说。
据城中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东门城楼特约结婚登记颁证点领取结婚证,除了必要的工本费外,并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要享受这项服务,新人双方必须有一方是本辖区内常住户口。下一步,民政局打算再购进几套古典汉式服装,供新人们在领证时免费使用,“新人们办理登记手续,仍然是在城中区婚姻登记处,但是,他们可以预约在东门古城楼领证。”预约的新人应提前24小时进行电话预约,并前往城中区婚姻登记处(映山街83号五楼)办理相关预约手续,预约电话:2835065。
据介绍,东门城楼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气势宏伟,古朴大方,是柳州过去通往外地的重要通道。在历史上,柳州的学子、官员要进京都是从东门下船,渡过柳江从窑埠码头走陆路,或直接坐船离柳;结婚嫁娶、新官上任等也大都出入东门,因此东门也被视为“喜门”。
在仪式的当天,柳州汉服协会的成员还向来宾演绎了古典的汉式婚礼。据介绍,古典汉式婚礼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和婚后礼,其中,正婚礼的流程又分为相互揖、向宾客礼、对席礼、沃盥礼、同牢而食、合卺礼、解缨结发和执手礼。其中沃盥礼是指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浇水盥洗,“同牢”是指新夫新妇共食一鼎所盛之肉,宣告从此在生活上合为一家,象征新人福寿同享,甘苦与共。合卺礼,卺就是苦葫芦,葫芦一分为二,瓜瓤苦涩,用它来乘甜浆。夫妻共饮合卺汤,甜中有苦,苦中有甜,表示二人今后要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同时寓意夫妻二人合二为一,永结同心。
新人领证体验传统婚俗
“连理枝喜结大地,比翼鸟欢翔长天”。昨日早上,鱼峰区新人李超林、周凯杰赶上了好日子。鱼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窑埠古镇”特约登记颁证点揭牌,他俩穿戴中式传统结婚服饰,在众多来宾的见证下,领取了窑埠古镇特约颁证点颁发的第一本结婚证。
随后,新人来到古镇爱情广场,一起扣上同心锁,共同许下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这对新人还参与了鱼峰区组织的传统婚俗展示,牵绣球入场、跨火盆、跨马鞍、踩米袋,三拜、挑盖头、喝合卺酒、行结发礼等一列婚俗,让新人和在场宾客体验了不一样的结婚典礼。
据悉,鱼峰区窑埠古镇结婚登记颁证点,只接受预约结婚登记,有需要的市民需要提前一天进行电话(电话:0772-3161082)或到鱼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预约,并按约定的时间前来登记,预约不另外收费。1
新闻推荐
游客在琳琅满目的奇石工艺品展区参观。 今报记者 卿要林 摄今报柳州讯(记者王剑 通讯员蓝高鸿)昨日,2015秋季柳州奇石文化博览会拉开帷幕。这是自2013年以来,柳州...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