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来宾新闻 > 正文

几名青年自学走上雕刻路,为柳州捧回全国大奖“雕虫”之技也可成“龙”

来源:南国今报 2015-10-27 00:59   https://www.yybnet.net/

获得金奖的作品《雾山居》(局部)。雕刻玉石除了手艺,还需要细心和耐心。雕虫居虽不大,却是柳州雕刻高手聚会交流的地方。

今报记者谢永辉/文 今报记者卿要林/图

数年前,张涛自学玩起雕刻,并和几名志同道合者走到一起成立了雕刻工作室——“雕虫居”。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团队在柳州乃至广西雕刻届异军突起,并“飞”出了一位“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如今,他们的作品已斩获多个全国奖项,最近还捧回了国内玉石雕领域的重要奖项——第八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的金奖。

偶然拜得名师

出生于1978年的张涛,尽管并非艺术类专业出身,但心中一直有个雕刻梦。他通过自学,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功底,可惜难觅雕刻老师。虽然工艺美术在柳州有一定根基,但随着工艺美术厂等企业改制、破产,行业逐渐没落,原来的老艺人也消散在民间。

2008年底,张涛得知柳州赏石市场来了广东的雕刻师傅,于是便到现场“偷师”。为了尽可能多学点东西,他经常请雕刻师傅抽烟、吃饭,并帮忙在自己朋友中拉生意,趁此机会虚心请教,观摩学习。随后,他就购买设备,自己在家摸索起雕刻来,把厕所当成工作间,有不懂的就看书、查资料。

张涛坚持的是“巧雕”理念,即根据石头本身的特色,如颜色、造型等,顺势而为进行创作。比如,石头上有一小块不同的颜色,他就把不同颜色部分雕刻成石头上的昆虫等小动物。这样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来料加工成固定造型,更具思想性、创新性。自学两三年后,有一次,赏石市场举办雕刻比赛,他送去了一件用大湾石雕刻的石上蜗牛,由于别具新意,拿了金奖。

赛后,张涛向比赛评委、中国石雕艺术大师邱瑞坤讨教,并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作品方案。听说他全凭自学后,邱瑞坤大感惊讶,当场表示:“不管你认不认我这个老师,反正我愿意收你这个学生。”张涛正苦于没有引路人,顿时内心狂喜,当场就拜下这个师傅。

之后的几个月,张涛跟随邱瑞坤来到福州,在其工作室潜心学习。邱瑞坤也对张涛格外看重,除了让他吃住在自己家,不管去哪参加什么活动,都会把他带在身边。就这样,张涛不断开阔了视野,也接触到了更多国家级大师。在师傅的点拨下,张涛雕刻技艺突飞猛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好像是“脑子被‘开光\’了”。

巧思屡获大奖

2011年,张涛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租了一处车库,成立了一个雕刻工作室。几个人年龄相仿,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却有着共同的梦想。只要有时间,他们就在工作室一起交流,埋头创作。

在他们看来,有“气质”、“性格”的石头,才能抒发创作者的感情,作品也具有独特性、惟一性。因此,他们坚持雕刻不用最贵的石头,而用最有特色的石头。最初,大家主要利用大湾石雕刻一些昆虫类作品,于是他们干脆给工作室取名为“雕虫居”。2013年,他们把工作室搬到了石尚1966艺术园区内,门面一楼是作品展示区,二楼就是创作室。

“在一般的观念里,石头应该是浑然天成的,但对于一些有缺陷的石头,经过雕刻往往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张涛说,别人眼中的瑕疵,在他眼中恰恰是成为创作题材的关键点。一次,他用一块大湾石,将上面的玉色部分刻成一条趴在石头上捕食的蜥蜴,而其中一点黑色的瑕疵,则刚好成为蜥蜴嘴里捕获的昆虫,构思甚为巧妙。这件作品在去年的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上,获得了“八桂天工奖”金奖,也让与会评委们重新审视柳州雕刻界。

在创作时,张涛和“雕虫居”的伙伴们都优先选用本地石头,如出自来宾红水河的大湾石,除了认同本地材料的品质,也是对广西的宣传。去年,他选送了两组作品参加第七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神工奖是国内玉石雕领域最有名的奖项之一,每次评比都是大师云集。他有一组名为《雨后》的作品,3件雕刻的外观看上去与翡翠差不多。当时,在登记拍照时,工作人员误以为是价值不菲的翡翠,还一再提醒他搬作品时要小心。经他解释,很多人才知道这是产自广西的大湾石。这件作品最后获得银奖,他的另一组展示侗族村寨的作品则获得铜奖。

今年9月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张涛的参赛作品是他花了3个月,创作的一幅颇有国画长卷韵味的《云烟山居图》。创作材料是一块产自桂林的鸡血玉原石,破成三块后连起来,居然像是一整幅画。于是,张涛利用材料原有的色泽、纹理,结合画理,以刀代笔,创作出了云雾缭绕的山林丘壑、飞瀑野村,再配上一首自己写的小诗,作品充满画意,意境悠远。最终,这幅作品得到评委们的高度评价,一举斩获金奖,他的另两组作品则获得银奖。

颁奖晚宴上,张涛发现同桌的,除了他的师父邱瑞坤外,还有中国玉石雕刻大师林飞、郑继,海派玉雕大师林国华等人,顿时让他幸福感爆棚:“这些人都是我的偶像,那种感觉就像是歌唱爱好者突然发现张学友、谭咏麟坐在对面。”

继续创新作品

自2013年以来,“雕虫居”创作的作品不断在市、自治区和全国展览中获奖,其中就有包括神工奖、百花奖、金凤凰奖等8个全国性奖项(含金、银、铜奖)。今年获得神工奖金奖,这在广西本土雕刻者中是首次。在8月的第三届柳州市工艺美术作品展中,“雕虫居”就获得10个金奖(含多个门类作品)中的3个。今年年初,出自“雕虫居”的梁志坚还被评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

如今,梁志坚已离开自立门户,张涛、方聪、吕宗辉等6人依旧坚守“雕虫居”的阵地。他们始终严守自己的创作理念,即使是雕刻昆虫之类的小动物,也会自己去野外抓回蜥蜴、蝈蝈、知了等喂养在家里,仔细观察其各种形态。创作时,既要利用好石头本来的特色,又要让刻刀下的小动物姿态、动作合情合理,做到真实、形象、灵动。

由于“雕虫居”在柳州雕刻界的出色表现,广西工艺美术学校专门邀请他们进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从今年9月起,吕宗辉已作为代表进驻广西工艺美术学校,开始通过兴趣组的形式推广“雕虫居”的雕刻技艺和理念。

张涛认为,目前柳州的雕刻行业既是“荒漠”,又有优势,年轻的雕刻爱好者大有施展才能的舞台。之所以说是“荒漠”,是因为本地市场的发育还在初级阶段,玩赏标准的建立、审美水准的提高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正因为如此,柳州的雕刻可自由发挥,不受其他因素干扰,适合做出一些创新的东西。同时,柳州作为奇石之都,创作材料的接纳度高,全世界的石头都可以用来雕刻,有利于作者创造性的发挥。

他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忘记”以往取得的成绩,不断充电,弥补自身的不足,继续坚持创作市场不常见的作品,“‘雕虫\’代表我们卑微的态度,但是做好了,‘虫\’也能化成‘龙\’”。

新闻推荐

村民拒绝捐款修路 村委开列“惩罚方案”当地镇政府回应:村干部会议所作规定不妥,不能强制村民捐款

今报来宾讯(记者黄必成)来宾市兴宾区蒙村镇银峡村部分村民因拒绝捐款修建村里的公路,结果被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开会决定:5年内村委不给其开任何证明,不盖村委公章,不接受其家...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几名青年自学走上雕刻路,为柳州捧回全国大奖“雕虫”之技也可成“龙”)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