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汉忠
抗战时期,作为西南大通道,军队的运动、难民的流动、机关和学校的迁址、物资的调拨,都在柳州的交通网络中超负荷地运转。铁路运输对于战争的意义,可想而知。
湘桂铁路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始建于1937年9月,1939年12月16日修通至柳州,1941年9月8日通车至来宾。黔桂铁路桂段开工于1939年9月,1941年2月1日通车至金城江,1944年6月通车至贵州省清泰坡。
1938年8月,湘桂铁路的桂柳段兴工。9月底,衡阳至桂林一段通车后,桂林至柳州一段工程更为紧急。
武汉、广州失陷之后,广西形势危急。1939年4月间,桂柳段北端由桂林开始向南铺轨。11月,日军攻入南宁,西南局势大变,柳州地位更为重要,于是日夜赶工所剩下的30公里的铺轨工作。此时,杜聿明机械化部队的大炮及弹药已装车沿新铺之路源源而来。12月17日,桂柳全段接轨,军列陆续南开。几天之后,第五军昆仑关报捷。
桂柳段铁路在战事极为紧急的情况 下抢筑告成,对于桂南战役的影响极大,成为军事历史上极有意义的一个事例。
湘桂、黔桂铁路的修筑,是抗战期间广西极重要的抗战动员之一。广西人民为建设铁路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和牺牲。铁路不少路段依山傍水、地形崎岖,工程极为艰巨,又加之民工水土不服、疾疫流行,故而民工死亡不断,减员甚多。全省征调民工,以铁路沿线附近各县壮丁多少为比例,按路程远近征调50%—80%。全桂和桂柳两段,征调26个县民工25万人,征购各种枕木40余万根,采集道砟20万立方。柳南段征调29个县民工15万人,南镇段征调30个县民工20万人。湘桂、黔桂铁路,全省先后共征调多个县民工100多万人参加建筑。
每个民工需工作45天,完成路基40—50立方土方,而民工劳动所得每立方土方仅折米1公斤。在艰苦的劳动中,成千上万的人受伤或患病,甚至死亡。
据不完全统计,柳南、南镇两段员工(民工占大多数)伤病44447人,死亡1482人;黔桂路桂段员工伤病38339人,死亡1454人。
湘桂、黔桂铁路的建成,对西南大后方的军需民用交通和经济发展,支持全国抗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劳工们为抗战付出了血汗以至生命,却有一句豪言壮语:“大家一齐流血汗,为了抗战哪管日晒筋骨酸。一齐用力,哪怕山高和岭长。”正是有了这样的精神力量,才完成了相关路段的修筑。
图为当时修筑湘桂铁路的情景。
新闻推荐
作者简介覃国钧:现为广西瑞通运输集团董事局董事,广西来宾中兴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辞赋社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经历...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