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北区中里乡吉龙村至坦阳村路段,一辆面包车陷进淤泥里,无法行驶。(记者张庆杰摄)
在中里乡吉龙村六吉屯路段,几个小学生小心翼翼走过一个大水坑。(记者黄远会摄)本报讯(记者姜佳坤)“路越来越烂,拉一包化肥回来都相当困难,今年的春耕可耽误不得啊。”3月19日,本报记者接到港北区中里乡吉龙村和坦阳村群众的来电,反映中里乡至坦阳村道路泥泞不堪,村民热盼修好此路。
3月24日,记者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体验了一次“吉龙苦旅”。
当天,天空飘着绵绵细雨,进入中里乡吉龙村路段后,路面坑坑洼洼、泥泞不堪,路边淤泥约半米高,车辆开始颠簸,乘客坐在车上就像簸箕里被筛的豆子。过往的摩托车、轿车七拐八弯地躲避着一个又一个深坑。即便这样,时不时有小车底盘被刮得咔咔直响,
在吉龙村六吉屯至那龙屯路段,记者看到,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迎面驶来,后面跟着一辆越野车,越野车溅起一米多高的泥浆,眼看就要朝男子身上劈头盖脸地打来,他本能地往边上一闪,摩托车冲进淤泥里,男子差点摔倒。
进入吉龙村那龙屯、六楼屯后,记者想继续到距吉龙村7公里远的坦阳村。但越往坦阳村方向走,路面越泥泞,淤泥越厚,路也越来越窄。尽管司机小心翼翼,但稍不留神,就会陷进淤泥里,司机左打右转方向盘,使出浑身解数才能使车子从淤泥里挣扎出来。记者不得不放弃前往坦阳村的计划。
据吉龙村妇女主任覃雪明介绍,从中里乡至坦阳村道路全长13公里,沿途有吉龙、银龙、坦阳等村20多个屯,涉及人口1万多人。该路段多年来都是泥巴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去年3月份开始,来宾寺山至贵港的二级公路修建,过往大型车辆多,路面损毁越来越严重。出行难成了周围村民最难受的一件事。覃雪明说,春节期间,不少村民都是从圩上挑着年货走13公里泥巴路回家。前段时间的阴雨天更是使道路变得坑坑洼洼,污水横流,群众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采访中,恰巧吉龙小学放学。记者看到,每个老师和学生都穿着塑胶水鞋,不少学生的裤子和衣服上都粘有泥巴。说起道路难走,学生上学的安全问题,吉龙小学教导主任覃志荣说道:“下雨天,路很滑,经常有学生在路上摔跤,摔得一身泥,我们看着都心疼。”三年级的学生磨青青也说,摔跤时,弄脏衣服还不打紧,最怕磕破膝盖。
“听说修好来宾寺山至贵港的二级公路,才修中里乡至坦阳村的公路。”说到修二级公路,吉龙村六楼屯的村民杨仁专表示支持和理解。“但现在道路实在是太难走了,眼下又是春耕时节,拉包化肥回来都十分困难,希望有关部门先运些石渣将道路铺一铺,解决目前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新闻推荐
...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