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卢彬彬 本报通讯员 石 星
■核心提示
“目前棚内温度30摄氏度,湿度65%,一分钟后将调整遮阳板迎接日照,三分钟后将打开棚内2号全通喷灌管。”这种“会说话”的育苗大棚是来宾高新区凤凰华侨农场新引进的全智能农业大棚。工作人员只需输入农产品参数,大棚就能自动控制光照、调控温湿、自行喷灌水肥,促进植物生长。
在来宾高新区青年创业园区,一群客商围着LED灯连声称赞,只要插入U盘,这支“会唱歌会摇摆”的灯就会根据U盘里歌曲的节奏幻化出相应的声光效果。
这些前沿科技带动了刚“满周岁”的高新区蓬勃发展。今年一季度,来宾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2%;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0.7%,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预定目标,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
来宾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吴立在接受“问计春天——来宾‘十三五\’开局媒体行”新闻采访团专访时说:“‘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将通过创新发展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创新城镇化进程,实现1年打基础,3年上水平,5年上台阶,向国家级高新区迈进的目标。”
A 创新发展方式
【新闻现场】4月16日,一架六旋翼大型无人机在来宾高新区盘旋,无人机下方,广西金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员工一边看着无人机航拍“直播”一边纠正航线。公司总经理金鑫说:“公司原来只有4架无人机,现在发展到20多架,在高新区相关部门牵线搭桥下,公司由单一的航拍发展到涵盖农业、地理测绘、公安巡查等业务。”
【视角延伸】为实现“1年打基础、3年上水平、5年上台阶”的目标,广西来宾高新区在成立之初就明确发展定位,开展“择商引资”,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以及来料加工型企业,发展以高科技、绿色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
在引进科技企业同时,高新区还致力于“养”企业。去年该区成立了来宾市第一个创新型企业孵化器——来宾市科技服务中心。通过服务中心这一平台,为有思想、有项目的年轻人提供创业资金、办公场所、住宿公寓。目前该中心已成功孵化16家小微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有了引进和孵化企业的基础,高新区逐步建立各具特点的研发体系,推进企业与高校合作,发挥科技产业集群效应。目前,金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恒达电机公司分别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合作建立实验室;广西福美新材料公司、广西永通公司等10多家科技企业已建立研发中心,取得专利40多件。
一项项创新机制,一个个科技项目,夯实了高新区产业发展基础。吴立表示:“别看高新区经济总量不大,但引进的都是创新型、研发型企业,发展空间大、生存能力强,这些企业将为高新区输送优秀的产业文化、建立高素质的人员结构。”在“十三五”开局之年,高新区提出争当来宾市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实现体制机制改革、科技与经济结合、产业提升发展、产城融合、大众创业五大创新。
B 创新管理模式
【新闻现场】随着3D打印机探头移动,一栋大楼模型逐渐成型,精确的比例和漂亮的外观,使这个模型价值过千元——这是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几位年轻学子在佳图三维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从进驻高新区到出产成品,该企业用时不到一个月。企业创办人小韦告诉记者:“从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到办公场所,全部由高新区相关部门代劳,这种贴心服务,让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研发,很快出成效。”
【视角延伸】为实现管理创新,提高效能,高新区成立之初,来宾市委书记李志刚就提出:“能让的权要让,能简的环节要简,让高新区轻装上阵。”如今,有专人为新入驻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已经发展起来的企业同样享受“一对一”服务。广东福美新材料公司是一家高新材料生产企业,今年,该企业提出扩大产能后用电负荷不足问题。高新区领导马上到企业现场办公,亲自跑能源单位协商,为企业解决难题。今年一季度,该企业新增产能以70%的速度逐月攀升,到4月16日,基本实现了满负荷运转。企业负责人张维丽说:“高新区领导亲自给我们当‘业务员\’解难题,使企业发展上了快车道。”
“管理上做减法,服务上做加法。”创新的行政模式提高了效能,加快了企业资本投资转化。企业满意,自然引来更多“金凤凰”。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福美新材料公司、广西恒达电机科技有限公司、安钢永通铸管管业有限公司、中丝茧丝绸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追加投资或引进中下游企业进驻高新区,实现了“以商招商”。
C 创新城镇化建设
【新闻现场】4月15日,在来宾高新区高新产业聚集园的篮球场上,两队年轻人激战正酣。在高新区,各农业示范区、产业园区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下班后大家并不急于回家,与住在附近的居民一起运动放松,让入夜后的厂区依然热闹。
【视角延伸】“白天人来人往,晚上漆黑一片。”这是大部分工业园区、高新区的真实写照。来宾高新区在规划之初,就以广西城市新区建设示范工程为契机,推进产城融合建设模式。
围绕构建宜业宜居生态新城的目标,该区累计投入19亿元建设路网和绿化生态景观,努力将辖区打造成产业优化、生活优质、环境优美的开发区。
园区公寓是园区内第一个功能配套设施项目,配备了健身、学习、娱乐等高标准硬件设施。高新区要求入驻企业在规划建设时,生产区、生活区同步进行。目前该区引进的36家企业中,有15家科技环保型企业,发展生态材料、先进制造、汽车电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没有高耸的烟囱,没有横流的污水,出了厂区就是花园。”在恒达电子厂打工的武宣人韦仕明对这里的环境很满意,今年他把妻女也接了过来,一家人租住在离工厂不远的公寓。
“城市没有产业,再漂亮也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镇化与产业化要匹配,要让产业园区与城市功能融合,达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吴立指着《高新区规划图》说,“十三五”期间,按照功能定位,高新区将把正在建设的科技创新实践园、高新产业集聚园、金龟岛文化创意园、综合配套服务园、生态宜居示范园“一区五园”统一,以交通主轴线、产业分布、功能配套为载体,让园区与周边经济体、居民区对接,彰显生态园特色,达到国家级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奚振海信息技术正全面渗透到教育领域。在国家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与西部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我区坚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借助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智能设备,一方面改善贫困...
来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来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