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前,柳州市附近各县嫁女娶媳,都有油得发光的漆皮箱作为嫁妆,多则十多个,最少也有一个。这种漆皮箱(含漆皮枕)是柳州市生产的。
从什么年代起柳州有漆皮箱生产,已难寻根。清末民国初,比较著名的有苏杭街(现小南路)柯茂昌 、李荣昌 、永合三家,专业生产漆皮箱 、皮枕。皮箱有大个小个的,皮枕有双人 、单人的。当时柳州交通尚未发达,外来商品,如皮箱枕头之类易泡货物,船家多不愿运载。
因此,柳州产的漆皮箱,生意相当兴旺,特别是冬春旺季,嫁女之家,最穷的也有一个皮箱,箱面放上床棉被。富有者一二十个皮箱三几十个抬盒,鼓乐前导,浩浩荡荡,穿街过巷大摆阔气,其中闪闪发光的是漆皮箱。
永合 、茂昌 、荣昌老板,均是广东省籍人,做皮箱皮枕的工人师傅,则多属广东 、湖南两省人。永合生意较大,有工人15~20人,自己制皮。他经营的多是普通嫁妆皮箱,远销庆远 、怀远 、运江 、武宣 、象县 、柳城 、雒容 、融县 、长安等地,每月销售100~150个皮箱 、皮枕。
柯茂昌与李荣昌两家工人较少,各有6~8人,这两家多数是做定货,生意较永合小。此外弓箭街(今中山中路)的邹宝源,有工人5人,兼做马鞍之类配件;香签街(今曙光中路)郭兴记 、怡兴和各有工人3~5人,生意都很小。
1928年的柳州大火灾,柯茂昌 、李荣昌均遭损失,没有复业。永合则改名永合宏,在曙光中路西头开业,同时还开了间柯茂江,邹宝源也由弓箭街迁来这条街。
1931年以后,融县长安 、庆远等地先后已有漆皮箱生产。柳州市区内全牛皮箱逐渐增多,花色品种均较漆皮箱优胜。加之运输不便,外销萎缩,漆皮箱生产销量年年下降。抗战胜利后,只有柯茂江 、郭兴记两家恢复少量生产,至于漆皮枕则为绣花布枕完全取代。
漆皮箱的加工过程是:商店购回箱坯后(箱坯由木器行业用薄杉板做成原个箱型)自己店内师傅再加工过细刨光刨平,然后开口,蒙上熟制牛皮(熟皮分一级皮青,二级三级肚皮)。
产品分双层夹皮箱(木箱里外均用一级青皮包过) 、皮口箱(木箱外层用二级皮包过,内面油漆) 、花里箱(普通一般嫁妆箱,木箱外面用三级肚皮蒙过,内面裱花纸)。漆皮枕也分皮青枕 、二青枕 、普通枕三种。
木箱(枕)经过蒙皮后,即油漆打底,再油漆,然后钉铰 、钉销等四道工序。
皮箱一般高九寸(市尺 、下同)宽尺三,长二尺二寸。价值最高的是一级皮青箱,每个当时值东毫十元;最低价值是嫁妆箱(花里箱)每个约四元。
漆皮箱工人,多数是计件工资。
油漆打底,几分钱一个,钉铰工序一角。至于固定工资的工人,每月工资在十元内(东毫),店方供食宿。学徒三年期,期满后要帮师傅一年(无工资),才能离开商店另找工作。
漆箱工人,民国初年业务鼎盛时期,全市约60~70人,90%是广东 、湖南两省籍人。民十以后,陆续有本市青年参加工作,到1931后,长安 、宜山 、来宾等地,先后有漆皮箱生产,柳州市漆皮箱行业,开始走下坡。
新闻推荐
7月23日,持续近2个月的“2016柳州创客文化节”,在柳州国际会展中心顺利闭幕。其间,共举行各类“双创”活动和比赛50多场次,“远程控制动力自平衡小车”“智能管道检测机器人...
来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来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