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日上午,在市第二人民医院一间会议室里,80岁的老人陈明成在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代处在弥留之际的老伴填写遗体捐献申请书。他说,此举是希望老伴离世后,遗体能用于医学研究,为国家作贡献,为社会尽份力。
三月的宾城阴雨连绵,80岁高龄的老人陈明成,身材瘦小,说话轻声细语,因照顾老伴奔波劳累,显得很是憔悴。“人走了就什么都不剩了,选择遗体捐献送她最后一程,这也是她为社会做最后一份贡献。”谈及遗体捐献意愿时,老人说。
陈明成的老伴叫林映莲,今年81岁。去年6月,林映莲经常患口腔溃疡,寻医问药一段时间后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同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被确诊为口腔癌。因年事已高,并且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老人和孩子们商量后决定采纳医生的建议,选择保守治疗。上月13日林映莲病重住院,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3月11日回家休养。然而18日,林映莲的病势反复又回到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目前只能依靠吗啡止痛,维持生命。此时医生告知家属,继续治疗的意义不大,尽快准备患者的后事。
陈明成说,几年前他曾在本报看到过遗体捐献的相关报道,于是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和四个孩子商量后,得到了全家人的赞同。他说,人死后烧成一把灰也没什么意义,死后捐献遗体还能对国家和医学事业有点贡献,算是积德行善,以后我死了也打算捐献遗体。”20日上午,他找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的钟医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钟医生随即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徐东文立即派出工作人员赶往医院,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在内科病房内,林映莲因口腔腐烂不能说话,虽有意识,但神志不清,不时把手伸出来向记者示意。“我妈现在只能吃一些米糊,但是意识清醒的时候还是会拉着我的手,像有很多话要说。”林阿姨的大女儿泪眼婆娑。
想到老伴不久离世,陈明成不禁哽咽。两人祖籍在广东汕头,1958年到南宁学习,随后留在广西工作生活,1994年从南丹迁至来宾,两年后陈明成从华锡集团来宾冶炼厂技校教师岗位退休。“退休后我就负责照顾老伴,起初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都是由我悉心照顾。”回忆起夫妻俩相伴走过的岁月,陈明成黯然神伤,两眼泛起泪花。
填好遗体捐献申请书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告诉陈明成,林映莲去世时,他们将联系广西医科大学的医生到来宾进行相关遗体捐赠事宜。若捐赠成功,这将成为来宾市第二例遗体捐献者,林映莲的信息也将刻在南宁市青龙岗长安墓园的纪念碑上,接受缅怀纪念。
据悉,目前市红十字会已有9人登记捐献遗体,有10位志愿者填写了器官捐献自愿书;全市共完成12例遗体、人体器官(组织)捐献。■晚刊记者 陆娜 实习生 莫永娟 文/图
新闻推荐
联与广西裕达投资控股集团党支部一同来到石牙乡古本村委,与村委班子就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发展产业、吸收贫困村劳动力就业等问题进行协商。据悉,兴宾区为广泛激发社会各界
82个贫困村实现政企结对帮扶3月14日,兴宾区工商联与广西裕达投资控股集团党支部一同来到石牙乡古本村委,与村委班子就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发展产业、吸收贫困村劳动力就业等问题进行协商。据悉,兴宾...
来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来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