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甘剑伟 黄新科 张 雷 本报记者 谢彩文 文/图
无证偷运的木材俗称“黑木头”。武宣县是木材产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又邻近木材加工区,多年来滥伐森林案件频发。
去年情况发生很大逆转:县林业部门侦破滥伐森林案190多件,破案率由上年的50%上升到90%;滥伐森林案件由上年的350件下降到240件,下降了32%;没收“黑木头”1000多立方米,相当于125亩森林蓄积量。
县林业局局长雷炳书介绍,打击“黑木头”,主要靠两手:一方面加强林政办、森林公安局和木材检查站联合执法,掐断木材非法运输线;一方面公开拍卖“黑木头”,形成社会影响,让更多人知道无证采伐偷运木材得不偿失。
A 寒夜蹲守
冬末凌晨,武宣县通挽镇安村浓云遮星,北风掠过山林,传出阵阵涛声。道路远处两道光柱越来越亮,发动机轰鸣声越来越大,一辆大卡车越驶越近。
大卡车驶了过去,埋伏路边树林中的林政人员轻轻活动一下麻木的手脚。3小时前,这三位执法人员就在此静静等候,他们的任务是从后面包抄,前方树林中还守候着森林公安。只见警车突然灯光全开,从树林中开上路面,一位警员在路边举起交通停靠牌。大卡车见势不妙,急忙倒车试图从另一条路逃走,无奈退路已被林政人员的皮卡车堵住。就这样,一整车共12立方米“黑木头”被县联合执法队截获了。
货主兼司机地形熟,人脉广,经常利用夜色掩护,将木材偷运到邻县。他垂头丧气地说,天这么冷夜这么黑,没想到还有执法人员蹲守。
武宣县有林地130多万亩,是速生丰产林主产区。运输木材线路96国道上设有通挽木材检查站,多次截获无证运木车。于是,一些偷运车辆改变线路、时间,常常在夜里走乡间小路。
通挽镇有5条山区小路通往邻县,有些砂石路弯弯曲曲盘旋山间,夜晚行车更加隐蔽。由于木材检查人员不足,“黑木头”与执法者玩起打“游击”。
2015年,县林业局增加8名森林公安协警员,又充实10人到木材检查站,新组建流动木材检查站,并且从森林公安局抽调警力,与林业局林政办、木材检查站组成联合执法队,以机动灵活的“非常规”执法方式,对付行踪不定的非法运木车。
森林公安参与行政案件执法,作用特别大。非法运木者看见警车,只能乖乖停车接受检查。执法人员破案多了,积累丰富经验,往往一看便知运木车是无证滥伐,还是手续齐全。比如,滥伐者多是快砍快运,一般当天运走,车子往往装载不太满,木材切口都是全新的;手续齐全的运木车,总要等到装满一车才运,木材切口大多新旧不一。
B “隐形”战斗
通挽木材检查站院子的空地上整齐地堆放着木材,主要是桉木,也有松木和杉木等。靠近大门处,停放着一辆装满桉木的大卡车。工作人员黄开乐在值班,监控着公路上运木大卡车。
院内所有木材已经移交县林业局木材处置小组。大卡车上的木材是两天前晚上查没的,司机做完笔录一走了之,货主拒绝露面。2015年初应聘到站里工作的黄开乐是当地人,参与执法扣押木材后,有人找关系说情,也有的老板暗地许以好处要求“开绿灯”。他说自己工资不高,人格不能低,依法办事,没有例外。
每次行动都由森林公安、林政办、检查站联合执法,三方既相互协作又相互监督,制度上就不存在“私了”空间。执法队没收非法木材后,迅速找出来源,无证采伐,无证运输,铁案如山,很难推倒。结案后,木材迅速移交处置小组。处置小组派出具有木材检尺资格的专业人员接收木材,如与上报数量不符,则就地调查核实。执法队与处置小组也相互监督,“黑木头”也不存在“私放”渠道。
县林业局副局长蓝盛是处置小组组长,他说,如果说深夜拦截“黑木头”是一场有形的战斗,看护好没收木材则是一场无形的战斗。每次没收木材后,他都会接到很多电话,无非都是要求“放一马”、“通融通融”等等。
执法工作不时招来误解。县森林公安局方警官说,有些时候筋疲力尽回到家,左邻右舍有人会问又“捞”了多少。还说什么,三更半夜蹲树林里喂蚊子,没好处谁干?
“都说人情关最难过。”县林业局局长雷炳书这样认为:“只要完善了制度,堵死了漏洞,谁说情都没有用,说情的就越来越少了。”
C “阳光”处置
让我们回望一下去年8月14日的一场拍卖会,地点是县林业局会议室,标的4个,共有100多立方米“黑木头”。前排坐着县纪委、财政、审计、法制等部门干部,后排坐着20多位木材加工厂老板。
拍卖方式与拍卖其他物品一样,举牌加价。结果,底价为480元/立方米的原木,最后拍出了580元。
据介绍,从执法队接收“黑木头”后,处置小组按径宽把木材分成几个标的,县物价局鉴定员实地勘察后出具定价证书,在县电视台和短信平台等发布拍卖信息,拍卖现场邀请县纪检等部门监督,原则是谁给的价高谁中标,拍卖所得款项全部上交县财政。就这样,无论是执法还是处置,都让社会看得清清楚楚,让当事人口服心服,达到依法采伐、保护森林的目的。
新闻推荐
本报武宣讯(记者/罗侠通讯员/陈德仁)4月5日,武宣县武宣镇官禄村建档立卡户覃正衡在地里种下最后一棵良种黄皮果树时舒了一口气:“以前没有钱,只能看着别人种果脱贫眼红。现在有了扶贫款,还愁啥呢?”官禄...
武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宣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