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来宾 今日合山 今日象州 今日武宣 今日忻城 今日金秀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今日武宣 > 正文

悠悠桂林古郡 从考古看广西贵港二千二百多年建城史

来源:河池日报 2019-11-14 06:00   https://www.yybnet.net/

1976年和2008年、2011年、2018年、2019年的几次考古发掘,对贵港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1976年罗泊湾一号汉墓出土带有“布”“布山”字样的大量珍贵文物;2008年至今贵港城区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从秦末南越国时期一直到明清的所有文化层堆积、大量汉代及唐宋至明清时期的建筑基址及城市设施。

专家认为,结合文献和考古发现,秦汉时期桂林郡郡治布山就在贵港。史料证明,贵港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

贵港市城区处于郁江之滨,地处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郁江—浔江河谷平原,地形以低丘陵、河谷平原为主。境内河流众多,水网密布,气候暖热湿润,自然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是人类理想的生产、生活之地,长期以来一直是广西人口较多、经济发达的地区。

考古发现表明,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期,约1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贵港地区繁衍生息。史前文化遗址在郁江、浔江河谷地带十分密集,在京屋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江口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木桥坑口遗址、蕉林冲遗址、六训岭遗址、长训岭遗址、腾冲口遗址、万丈冲口、桂平大塘城遗址、平南石脚山遗址、相思洲遗址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以及原始的绳纹陶片。

尽管贵港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史前文化遗址,但总的来说,在贵港境内对新石器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工作进行得很少,特别是因为史前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河岸的一级台地上,直接承受着水流长期的侵袭,每逢洪水暴发,大片的遗址就会随着洪水的冲刷而坍塌,所以郁江、浔江流域的史前文化遗址保存状况并不好。同时,这一地区是广西岩溶地貌分布最少的地区,岩溶洞穴数量少且发育晚,所以本地区发现的洞穴遗址很少。

到战国、秦汉时期,贵港地区被认为是西瓯和骆越两个民族的杂居地。江南以及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越族人,因其支系繁多,统称“百越”,史称“北方胡,南方越”。所谓“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在秦汉以前都是百越族的居住地。经过不断发展和变化,百越族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的部分,即东瓯、闽越、南越、西瓯以及骆越。西瓯和骆越是“百越”中的两大重要支系。西瓯人主要生活在今广西西江中游及灵渠以南的桂江流域,骆越人主要聚居在西瓯人的西部和南部,即今广西的左右江流域、云南省东南部、贵州省的西南部以及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地区。

罗泊湾等汉墓群印证贵港历史

消灭中原六国后,秦始皇把目光投向东南的百越之地,开始部署征讨岭南。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大将屠睢率50万大军南下攻打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打百越,平定了百越之地,统一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桂林郡郡治为布山县。

布山作为秦桂林郡及汉郁林郡郡治之所在,为广西建城之开端(据《广西通史》,秦代在广西境内设有临尘、中留、布山3县,其中临尘为象郡郡治,中留在今武宣县境内)。清代以至近现代以来,学术界对布山所在地有所争议,各种典籍、文献和当代的一些书籍也持不同意见。但1976年罗泊湾一号墓的发掘,让文献和史料得以吻合和相互印证,对于布山所在地,史学界形成主流观点,认为布山在贵县(今贵港城区)。

罗泊湾一号汉墓的幸存文物上,有“布山”和“布”(布山省文)地名的,除了漆器和铜鼎之外,铜锣、铜钟、铜桶、铜勺上也见到,如此多带“布山”地名的器物集中一地,而且于国内现知是唯一的一例,可以说明这些文物的出土地就是汉初布山县治(汉布山沿袭秦代)所在地。同时,罗泊湾一号墓是目前广西已发掘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汉墓,出土文物1000多件,有12个椁箱,双重漆棺,包括青铜器、陶器、铁器、金银器、漆器、木器、植物果实等丰富的随葬品,墓中有殉人,墓葬规格相当于先秦诸侯一级。

罗泊湾一、二号墓的发掘不是孤例。从罗泊湾汉墓所在的大坡岭、二坡岭到风流岭、孔屋岭、密岭、马鞍岭、贵高、东湖边,从东到西,从黎湛铁路修建时到南梧公路、南广高铁修建时,贵港出土五六百座汉墓、一万多件文物,其中不乏国宝级、国家一级文物。如此大规模的汉墓群,如此众多和精美的文物,足以证明贵港的悠久历史。

贵城遗址考古发掘,

翻出古城两千年历史

2008年以来,随着贵城遗址的多次发掘,贵港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2008年5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贵港市博物馆组织工作人员入场,对贵港市港北区政府旧址进行考古发掘。经过近4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包括宋代的大型建筑基址、汉代的城壕及壕沟,各时期的水井、灰坑及汉代至明清时期的文化层堆积被揭示出来,如同历史的册页在地下一页页翻过。同时发掘出土的还有各个时期的瓦片、瓦当等建筑材料及陶瓷器等遗物,特别是遗址发现的大量西汉时期的瓦片及云树纹瓦当,其形制特征与广州南越宫苑遗址出土的瓦片、瓦当基本相同,表明遗址早期堆积的年代与南越宫苑遗址大致相当,这为确定布山县的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另外,大量东汉及两晋南朝瓦片、瓦当等建筑材料的发现,表明遗址代代相传,并未间断,特别是宋代刻划“窑务官立”板瓦的发现,说明这里可能是宋代官署所在地。

2010年8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贵港市莲城宾馆地块地下遗存进行考古发掘。这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汉代至明清时期的遗物,包括各时期的陶瓷器及建筑材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对于研究广西历史时期各阶段的物质文化发展状况及器物发展演变序列,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特别是遗址内出土的大量建筑材料,包括筒瓦、板瓦、瓦当等,不仅序列完整,时代互相衔接,而且特征明显,对研究整个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各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遗址内还发现了灰坑、壕沟、柱洞、水井、道路、房址、城墙等大量遗迹。

从2017年12月起,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在贵港市达开高中旧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汉代的护城壕、建筑基槽及大量西汉至明清时期的遗迹遗物。

从2018年10月起,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在贵港市城区某项目用地范围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从西汉至明清时期的古墓葬100余座。在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古墓中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等30多件文物。铜器有铜鐎壶、铜镜等,陶器有井、仓、灶、屋等模型明器及瓮、罐、壶等日用陶器。

2019年6月开始,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贵港市贵城遗址城墙基址进行清理,发现了大量汉至明清时期的遗迹遗物,一段300多米长的城墙石基露出真容。

专家认为,贵港城区地下文化堆积非常丰富,而且堆积序列较为完整,包含了从南越国时期一直到明清的所有文化层堆积。在这些堆积里面,不仅有丰富的建筑材料,而且还发现了大量的建筑基址及城市设施,尤以汉代及唐宋至明清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如此丰富且连续不断的文化堆积,为广西目前所仅见,通过考古发掘材料和文献记载的相互印证,有力地证实了贵港的建城历史。(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文/图贵港日报记者张智荣

新闻推荐

广西新增7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

■简讯本报南宁讯(记者/陈静)11月6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对第二批211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区进...

武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宣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悠悠桂林古郡 从考古看广西贵港二千二百多年建城史)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