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喻芬2012年11月,晚报推出评选“可爱柳州人”活动,市民彭女士打来电话,“你们一定要写一写韦开赞
医生。他就是《心术》里的刘晨曦。”
韦开赞从医20多年,职位最高做到了科室主任,职称最高评到了中级职称,比他“厉害”的医生比比皆是。然而有一项许多医生比不上他—— —有一大群患者喜欢他 、敬重他,有些甚至多年一直跟着他“调动”,有些患者宁愿等也要等到他看病。
彭女士记不清具体是哪一年了,大概有10年了吧,她因患甲亢到柳州医专一附院核医学专科就诊,“接诊的是一名老医师,他叫我做131治疗。这种治疗费用比较贵。当时我的病情并不重,我觉得不该用这么重的药,但不敢拒绝。”她拿着医生开的诊断书准备去交钱,经过隔壁诊室时,看到里面有一名年轻的男医生,便进去想再咨询咨询。
这个医生就是韦开赞。彭女士说,当时韦开赞是最年轻的,一开始不想给他看。
韦开赞认真地看了彭女士的检查单,并详细询问了她的病情,说,“你太年轻了,吃131可能不太合适。
我给你先开另一种药试试看吧?”彭女士有些担心,“有用吗?”韦开赞:“不是贵的药才有用的。你这么年轻,先不要用太重的药吧。有些药造成的副作用可能会更难治疗。”彭女士记得,当时韦开赞开出的药是10元/瓶,疗效却很好。后来,她就一直找韦开赞看病。后来她的妹妹患了甲亢,也是找韦开赞。
从医专一附院,到医专二附院,
再到整合后的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多年来,像彭女士这样的病人有很多。韦开赞不知道彭女士是哪一个病人,这些年来,病人口口相传,有些甚至是从外地来找他的。
彭女士还介绍了一个病友的情况:这个病友来自来宾市象州县,刚生完孩子。如果进行核治疗,必须隔离孩子。当时这个女病友非常伤心,彭女士见状,介绍她找韦开赞,结果花了很少的钱就把病治好了,而且对孩子也没影响。
韦开赞的同事们都说,每诊治一位病人,他总是从换位思考的角度去关心病人 、帮助病人,使每一位病人用最低的医疗费用,接受最好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甲亢病人一来到医院,就要求开最好最贵的药,担心便宜药治不好病,韦开赞总是耐心地解释,打消他们的顾虑。有一名从深圳慕名前来找他治疗的甲亢患者治愈后感叹不已,“竟然只用了千把块钱就能治好我的甲亢病,而且还不用住院,韦医生真是太为病人着想了。”据医院统计,他开过的处方中,治疗甲亢的药物最低1个月仅需花费7.7元。那么,在当今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尤其是医生开“大处方”“搭车药”泛滥成灾的风气下,是什么力量促使韦开赞坚守医者仁心底线的?
(请看后续报道)
韦开赞,男,45岁,中共党员,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医师。1990年到柳州医专一附院工作,2002年起担任医专一附院核医学科主任,2007年因工作需要,两院核医学科整合,他服从组织安排,派驻到医专二附院(现为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工作,从事核素检查及核素治疗甲亢至今。他从医二十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医疗一线,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他坚守医职、医德,是病人口口相传的好医生。
市民报料:他就是刘晨曦。
新闻推荐
...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