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龚 坚 本报记者 陈 坤
“我们终于告别臭味了。”6月30日,象州县城区东井二巷居民老韦感慨。
这变化源于5月中旬,象州县委书记龙秀的网络信箱收到的一条留言:“自从环卫站搬到新城区之后,这边的垃圾已经两天没人收,都臭了!”
收悉网民留言后,该县立即组织住建局清运该片区域的垃圾,并出台象州县城清洁保洁工作整改措施。
这是象州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针对机关干部工作“高高在上”“闭门造车”等问题,象州县通过亮承诺为民办实事、强督查促干部躬身一线等措施,促进干部作风转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亮承诺,主动接受监督
4月11日,在象州县举行的2014年广西农民象棋比赛落下帷幕,然而象州县文体局局长罗钰却没有半点松懈的意思,她说,今年向全县承诺要举办有影响力的文体活动,到目前只完成了一半。
今年,象州县实行县政府班子成员履职承诺公示制度,将县班子成员分管的45个县直部门确保完成的208项工作目标任务、打造的61项亮点和品牌工作,以条目形式向社会公示承诺。让领导在公众的监督下更加规范行使职权、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该县还把能否及时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作为衡量干部是否转变作风的标准。今年以来,该县实施“联镇分村包屯”惠民工程,拨出800多万元专款,县四家班子成员每人带着20万元资金联镇分村包屯,主动向群众承诺解决行路难、饮水难、农田灌溉难、文化娱乐难、发展生产难等60多个难题。全县机关干部共下基层化解矛盾纠纷170多件,为民办实事好事400多件,活动覆盖400多个村屯,受益群众达10万多人。
到一线,面对面解难题
“这个纠纷拖了好几年,大家都互相看开点,共同把纠纷解决了。”6月29日晚9时,象州县中平镇多福村中王屯一农家小院灯火通明,原来这是该镇干部进村“夜访”调处纠纷。镇干部覃国智说,现在是养蚕大忙季节,白天进村找不见群众,所以只好打个时间差,晚上进村开展工作。“只有和群众面对面,才能算是一线工作法吧。”他笑着说。
“一些部门领导根本不知道基层情况,拿着电话对我们‘遥控\’,有时候是在瞎指挥。”针对基层干部反映县领导和部门下基层少的现象,该县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基层“一线工作法”制度。县四家班子成员深入联系点乡镇,采取现场点评、会议点评、书面点评等方式,解决难题、指出方向,引领基层工作平衡、深入推进。
目前,该县四家班子领导共深入一线点评230余次。针对群众反映“办小事繁、办大事难”的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迅速整改,创新服务方式,将服务窗口“搬”到基层一线。如县人社局要求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把“办公室”搬到村口,为群众办理收缴新农保费用、办理银行代扣等业务,让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把事情办好。
为落实“一线工作法”,破除机关干部工作效率低、服务态度差等问题,象州县纪委专门成立督查组,不定时到全县11个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开展干部工作纪律、工作作风方面的专项督查,重点检查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存在迟到早退、擅自离岗、旷工、工作时间网购等现象。目前,该县已开展督查32次,通报批评15人次。
新闻推荐
象州:“引资”变“选资” 上半年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13个
本报象州讯(通讯员/龚坚记者/卢彬彬)7月12日,某企业主动找到象州县领导,洽谈一个投资数千万元的生产项目,考虑该厂属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该县委婉拒绝了该企业的投资要求。今年以来,象州县一转“广撒网...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