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记者王剑 王缉宁
秦代领辖广西大部的桂林郡,被公认为是岭南地区纳入中华版图后,八桂大地上设置最早的一个政区单位。为了找到“广西第一古城”——秦桂林郡治,几代考古人前赴后继,至今仍在不懈努力。去年3月,今报有关秦桂林郡治可能位于象州县境内的新闻报道刊发后,引起了区内史学界的重视,相关课题研究得以推向深入。该县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确立象州为秦桂林郡治所在地,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据象州县政协秘书长廖才兴介绍,今报的相关报道刊发后,县政协就开始着手组织文史学者,围绕“秦桂林郡治在今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的史学观点,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调研工作历时数月,工作人员实地勘察了军田村及周边的3处古城遗址,并走访村里的老人,记录有关的民间传说和群众口碑资料。目前,调研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相关学者的调研文章也已编成《秦桂林郡治在象州资料汇编》一书,县政协还将收集到的文献史料、调研报告发送给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冼少华,广西博物馆原副馆长蓝日勇,以及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些专家教授,在学术层面上获得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和支持。
廖才兴称,调研期间,当地文史学者整理总结出了十个方面的论据、史证,足以确立秦桂林郡治“象州说”的学术观点。例如,距军田村不远的下那槽村,发现过春秋战国时期岭南骆越古国的王权象征——青铜人首柱形器。在古骆越僚语中,“那槽”就是“国王、首领”的意思,而且全广西仅象州那槽村出土过两件人首柱形器。种种迹象表明,在秦代以前,军田村一带曾是骆越古国的都城所在地,秦军征服岭南之后,在骆越故都就地设置桂林郡,如此推断是合情合理的。
去年12月下旬,包括原副馆长蓝日勇在内的3名广西博物馆历史、考古专家应邀前往象州实地考察,也基本认可了秦桂林郡治在今象州军田村的学术观点。在军田村及周边的大普化、大乌来古城,他们采集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夹砂陶片,以及战国后期的菱形纹、回形纹陶器残片等。说明从新石器时代后期至战国时期,军田村及其周边一直就有人类繁衍生息,那里具备成为骆越古都的基本条件。
广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陈小波,是区内在秦汉郡县研究领域最有造诣的专家之一。他认为,象州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桂林郡和桂林县治所在地,而如果能够证明秦代就有桂林县,那么象州军田村作为桂林县治,同时也是桂林郡治,有关“广西第一古城”城址方位的问题就解决了。
不过专家们也指出,最终确定秦桂林郡治,不是几条文献史料、几块瓦片和几座墓葬所能证明得了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象州已经找到了疑似秦汉时期的郡、县城址和驻军卫城遗址,与其他地方相比,这些证据更有说服力。当然,现在还不能轻易下定结论,说象州军田村就是秦桂林郡治所在地。下一步,还有待开展更为深入的考古发掘工作,去获取更多相关证据,在经过慎重研究后,才能最终揭开“广西第一古城”——秦桂林郡治的历史谜团。这个过程,可能长达十余年,甚至数十年。
新闻推荐
今报象州讯(记者王小丁 通讯员邓志强)昨日,象州警方通报一起贩毒案消息:经过警方半年时间的追查,成功破获一起自治区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疑似毒品...
象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象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