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下午,市文联主持召开柳州市历史文化名人石鸿韶作品座谈会,柳州市各界文化人,象州县史志办负责人、文史专家,石鸿韶的后人齐聚一堂,共品石鸿韶的遗世诗词,共探石鸿韶的传世精神。
石鸿韶是一位“勘过国界”的官吏。
在光绪三十一年二月二日(1905年3月7日),清政府委派当时为署腾越关道的石鸿韶与英方委派的驻腾越领事列敦相会 ,就国界线一事谈判。
列敦意见 ,实际上是要在尖高山以北 ,以高黎贡山为界。这样 ,片马 、岗房 、鱼洞 、茨竹 、派赖等寨就要划入缅境。石鸿韶据理力争 ,出示有关证据 ,说明这些地方归中国管辖 ,中国委任的抚夷官有道光年间的兵部扎付。列敦理屈词穷 ,表示愿让缅甸政府出钱 ,永租这块土地。清政府当然不同意。几经商讨 ,终将片马、派赖、茨竹等地划入我国境内 ,保护了我国的领土安全。
石鸿韶回到故乡后 ,读书问学 ,关心国事 ,吟诗作赋 ,抒发自己的情怀 ,石鸿韶遵循儒家的“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教诲 ,以立德 、行善 、勤学为宗旨 ,规范儿孙的作为 ,身体力行 ,因而逐渐形成了优良的家风 ,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次面世的不仅有石鸿韶116篇遗世诗词手稿 ,还有续修的石氏族谱 ,丰富了柳州市对历史文化名人的研究 ,也为深化柳州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做出了一定贡献。去年9月22日 ,在柳州市开展的“书香飘龙城”大型捐赠书刊活动中 ,石鸿韶的后人还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倡议 ,将一批家族资料及相关研究材料一并捐给市图书馆作为永久馆藏 ,供读者学习研究。这些资料 ,是石鸿韶的后人辗转石鸿韶曾任职的多个地方 ,并从海外收集回手稿 ,倾力编撰而成。它们是石鸿韶家族的瑰宝 ,亦成为柳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瑰丽的一笔。
日报记者练冰(本文配图由石鸿韶后人提供)
新闻推荐
5月28日,柳州市首个街道区域性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在柳南区南环街道和谐家园社区成立。该协会取名柳南区南环 街道象州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这意味着该区开始进入流...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