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象州讯(通讯员/龚坚 记者/卢彬彬)3月21日,走进“岭南才子,两粤宗师”郑小谷的故乡——象州县寺村镇白石村,广场上别具民族特色的楼宇、文艺舞台,村道两旁的劝学壁、诗廊让人深刻感受到该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巧打“文化牌”的白石村已成为自治区级特色旅游名村。
据象州县委书记龙秀介绍,该县在开展生态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深挖村落文化内涵,保护传统古民居和古遗迹,以文化装点乡村,让其既传承历史文化、凝结乡愁眷恋,又跟上时代节拍、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在原有文化根脉上的新生。
该县罗秀镇纳禄村是来宾市首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村庄,该村现存的特色明清古居建筑有24座69间,为明靖江王后裔聚居地。该县施行纳禄村传统村落保护计划,对现有的古建筑进行维护、对新建筑进行乡土化引导,因地制宜地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固传统、乡土味、民族风、升级版”的新型农村。
在该县寺村镇中团村委六道村,村前的小广场上的宣传栏上写着“孝道、厚道、正道、财道、公道、同道”这“六道”内容,格外引人注目,原来,这是村民们通过祖辈传承下来的祖训,总结出的新村训。运江镇鸡冠村挖掘出本村的《尹氏族训》和村里的历代乡贤榜配上国画绘上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最直观的体现。
新闻推荐
本报象州讯6月26日下午,象州县民族中学,中考完毕的学生们高兴地走出考场。这所崭新的学校容纳了5个乡镇2805名学子就读,是来宾市生源最多的中学之一,有效解决了过去象州县城初中生“大班额”问题。“...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