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屯位于象州县寺村镇西南部,村民大多以种植水稻、甘蔗、桑蚕为主,收入颇微。近年来,在白石屯党支部的带领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白石屯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整合各项资源,紧扣“生态立屯、经济强屯、文化兴屯、旅游富屯”的观光农业发展定位,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极具民俗文化特色的发展之路。
党群合力 共建白石新村
2012年初起,白石屯党支部积极奔走,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资金和整合一事一议、土地整治、绿满八桂等项目资源;动员群众无偿让出土地建设广场,党支部组建的小分队走进农户家中、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宣传白石新农村建设政策,争取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共征集到建设广场所需的18.5亩土地。2013年12月,白石屯进村的双向道路通车了,文化综合楼、文艺舞台、灯光篮球场等也陆续建起来了,周围种植了柳树、洋紫荆、红花榉木等绿化植物500多棵,绿化达面积11700平方米。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全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文化、休闲、娱乐条件极大改善。
因地制宜 发展米饼产业
米饼是白石屯的一种特色美食。该屯的米饼选用当地的优质糯米,经淘米、炒米、碾粉、润粉、搓粉、印饼、蒸饼等工序制作而成,以用料讲究、馅多皮薄、口感香甜著称。白石屯党支部抓住打造文化生态旅游新村的机遇,积极把白石的米饼打造成一个特色品牌,发展米饼产业。2013年12月,寺村镇党委、政府举办的首届小谷文化周“白石小谷米饼节”,村民现场制作精美多样的米饼,吸引来不少游客驻足围观、拍照留念,甚是亲自上阵,体验米饼制作过程,感悟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白石米饼”很快扬名开来。据悉,目前该屯年产米饼6.8万公斤,每公斤售价30元,产值达200多万元。
弘扬文化 建立小谷品牌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帮助下,依托“岭南才子、两粤宗师”郑小谷故居的优势,白石屯大力弘扬深厚的小谷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郑小谷“劝学”“勤学”“著学”为线索,通过“诗卷”“诗廊”“诗林”等形式展示郑小谷的“诗”文化,打造诗意浓浓的文化休闲广场。从2013年起举办“小谷文化周”,在文化周里通过组织文艺汇演、书法表演等,弘扬小谷文化,打造白石文化品牌。2015年11月,以郑小谷一生为线索的大型历史彩调剧《大师道》完成排演,先后在来宾市、南宁市展演,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整合资源 打造文旅名村
白石屯紧紧围绕“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做好旅游文章,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上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打造文化旅游名村,如结合乡村庭院建设,打造了全区第一个嵌名楹联村。目前家家户户悬挂着有自己名字和家庭特点的楹联。楹联由广西楹联协会、书法家协会创作,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又如屯党支部开发了以国学研究为主的小谷书院,成立研学基地,开设着汉服、学吟诵、应赶考等体验项目,让游客在这里可以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该屯还通过举办乡贤文化节、小谷米饼节、金葵花节、金百合母亲节、重阳节孝文化活动、三月三民族活动、山歌赛、舞狮赛等,打造融合文化、休闲、采摘、节会、娱乐等多功能的旅游综合体。
如今的白石屯已逐步成为村风文明,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焕发着新气息的文化生态旅游村。2013年,白石屯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310元,先后成为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清洁乡村示范村,并列入广西“旅游名村”创建名录。□罗元杰 彭娜
新闻推荐
为切实解决全县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发挥医疗保障对扶贫、脱贫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进全县扶贫工作,8月5日,象州县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印发《2016年度象州县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