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会计出身,现在却每天跟违法人员打交道。为让这些“迷途人”重新回归社会,她针对不同人员自行设计法律考卷,让他们懂法、知法、守法;她用女性的细腻、坚韧和真情感化他们,成为被拘人员眼中的“好大姐”。她就是象州县拘留所副所长刘桂。
2013年2月,因工作需要,刘桂从象州县公安局会计岗位调离,到象州县拘留所当民警。“拘留所在一条深巷中,很黑,那时还没装修,人也很少,每天只能面对关押的被拘人员,觉得拘留所死气沉沉的。”刘桂对换岗虽有心理准备,但初到拘留所还是哭了。
“师傅劝导我,还教我怎么和被拘人员打交道。”刘桂回忆师傅的话:你就把被拘人员当成你的学生,他们只是犯了错误的学生。
刘桂很快调整自己的状态,她认为,只要能发挥个人价值,在哪个岗位都一样。为了改变拘留所死气沉沉的状态,刘桂想出了一个点子——唱歌。记者见到刘桂时,她正和被拘人员一起唱《公民道德歌》,歌曲充满正能量。这是被拘人员必须学习,也是他们每天必唱的一首歌。
刘桂认为,唱歌让大家心情愉快,拘留所的气氛也活跃起来,可以拉近被拘人员和管教民警之间的距离,对管理工作很有帮助。
“大家安静,我们来考试。下面,我们来看第一题:艾滋病是靠什么途径传播的……”刘桂说,她既然把被拘人员当作学生,就要对他们的将来负责。“打架的就考与打架有关的法律试卷,吸毒的有吸毒的试题,无证驾驶的有无证驾驶的试题……”她说,被拘留人员只有认识到自己错在哪,并且了解法律知识,才能避免今后再次犯错。
刘桂告诉记者,激励她、让她用心坚持做下去的动力,其实是一封感谢信。去年,一群农民工为讨工钱做了违法的事而被拘留,刘桂和同事在生活中照顾他们,给他们加菜、提供热水洗澡,还帮生病人员买药。“让他们感受到监所也像一个学校,也像一个大家庭,这个大集体一样温暖。”被拘留的农民工被释放后不久,专门给刘桂寄来一封感谢信。刘桂说,她从来不把这些人看做无药可救的人,而是把他们当做兄弟姐妹一样看待,用真心感化他们。
2015年9月,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刘桂被提任为拘留所副所长,负责日常事务、材料、简报、台账、绩效考评等工作,每天都要忙里忙外。不过,她说一切都值得。在刘桂及其同事的努力下,象州县拘留所实现“连续35年无事故”,被评为全国二级所。刘桂下一个努力的目标是:与同事一道努力,争创全国一级所和标兵所。■晚刊记者 吴清文 通讯员 莫崇贵 邓志强
新闻推荐
“一个排,30名士兵,趴在地上匍匐前进……”这不是电影里美国大兵进攻敌营的镜头,而是真实发生在湖南省耒阳市某部队训练场上的一幕。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前进的方向竟然是食堂。2001年1月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