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坚持“有为有位”的工作原则,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求实求效,念好“农字经”,助力脱贫攻坚。两年来,各级工商部门倾情帮扶联系村,开展“体民情、察民意、解民困、引项目、助脱贫、办实事”等活动,共投入80多万元资金开展扶贫工作,带领村民进城看变化,指导村民申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致富路,开展经纪人培训、商标创牌、乡村游等活动,彰显红盾扶贫真情。
党组重视制定方案
市县两级工商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准脱贫工作,把精准脱贫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一把手”工程。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任务、时间、人员、责任追究等,构建“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科(室)配合抓、扶贫工作队抓落实”工作格局;市局主要领导经常深入扶贫点象州县岩村开展扶贫调研,了解实情、掌握底数、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定期跟踪、现场办公,解决扶贫工作中的困难;市局、各县局都成立扶贫工作队,由一名局领导负责带队,常驻联系扶贫村,配合村委开展进村入户、认真摸底、对照打分、公示监督、制定计划、逐项落实等工作,强力推进精准识别、精准脱贫、残疾贫困户、电商入村、项目落地等扶贫工作。
明确人员驻村帮扶
为切实完成扶贫工作目标,找出最佳帮扶措施。全市各级工商部门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工作,派驻7名文化水平高、综合素质好的年轻干部到挂点村任“第一书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宣传党和政府脱贫致富政策,让村民树立“主动脱贫、敢于脱贫、脱贫光荣”的理念;实行“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按照各级党委、政府脱贫工作部署,推行“1+N”扶贫措施,如市局实行“一个支部帮扶3名贫困户”,合山局实行“一名干部帮扶3名贫困户”等;扶贫工作队深入贫困户家中,访贫问苦办实事。如象州县寺村镇岩村“第一书记”罗斌发现小太阳屯村民潘富宣的儿子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落户的难题,主动联系帮助解决此难题,得到村民好评。类似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发挥职能助力脱贫
结合实际,发挥职能作用,为***工作注入新动能。开展法律扶贫,深入联系村,组织村民学习法律法规。如市局到象州县寺村镇岩村开展消费维权大讲堂活动。兴宾、象州局开展农村经纪人培训等;发展农村合作社,让“抱团经营、走致富路”成为常态。如市局指导村民办理9户种植合作社,助力兴宾区高安乡发展“双高”糖料蔗基地。
目前,全市发展农村合作社1912户,带动村民就业4万多人,使得村民不出村门就能实现就业;培育“三农”365种养联合社,种植坚果、余甘果、红心柚、沙糖桔等名特果6000多亩,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查处销售不合格农资商品案件42件,让村民购买放心农资商品。开展合同帮农,规范农产品购销合同示范文本,以订单促发展,以订单增效益。如象州县绿丰园合作社以“订单合同”发展模式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开展“商标广告帮农”活动,指导农村市场主体在农产品上申请注册商标,改进商品外包装,增加收入;通过从单位经费中挤出扶贫经费、干部职工自愿捐款、爱心企业支持等方式开展***工作。
“脱贫工作是当前工商工作重中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工作优势,以求真务实精神,用心用情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该局局长陈锐明说。(廖胜华)
新闻推荐
从2013年起投入约2.5亿元,建设占地83亩的社会养老服务园区,并计划通过采用PPP融资模式,建成集托老养老、康复治疗、休闲健身、社会救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
有着“中国长寿之乡”称号的象州县从2013年起投入约2.5亿元,建设占地83亩的社会养老服务园区,并计划通过采用PPP融资模式,建成集托老养老、康复治疗、休闲健身、社会救助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
象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象州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