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
在象州县运江镇西部有一个全县最贫困的村——山坳村。一年前,封闭、贫困、落后是该村的真实写照。该村辖有10个自然屯,2015年时只有村委所在地通了水泥路,其它9个村都未通水泥路。
县扶贫办派驻山坳村“第一书记”陆君瑞介绍,村里种植有许多水果和特产,以前因交通限制,水果和特产运不出去,甚至有的村屯只有简单的人行道,更不用说通车了。
住在铜盆尾二组的贫困户韦美珍在房前屋后种有一大片柚子、柿子、黄皮、龙眼等果树。往年果子成熟时,她只能靠牛车、人力把水果拉到河边码头,渡江过河后再肩挑到集镇去卖。有超过一半成熟的果子因路未维修通运不出去而烂在果园里。
“果子掉满在地上,都没有人捡。”韦美珍说,路不通,拉不出去,想富都难。她介绍说,最偏远的村屯到县城要2个多小时,山路颠簸坑洼崎岖,孩子上学读书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拉运甘蔗、木材、农资等运费成本极高,村民苦不堪言,村里的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谋生,村里的房子因闲置日渐破旧。
2015年年底,象州县将山坳村确定为***试点村,抽兵调将组成工作队进驻该村。工作队入村后,迅速摸底子,策谋划,制定扶贫发展规划,重点从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培植产业发展、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修路被确定为首要任务来抓。
2015年下半年,该县共整合535.5万元资金帮助山坳村修建硬化了7条水泥道路,共15.3公里。经过努力,如今全村各屯均修通了水泥路,并大力发展农户种植甘蔗、百香果、西瓜、经济林、养蚕、养牛等,村民的生活才逐渐走出困境。
“以前是卖不出去,现在是老板开车进来收购。”陆君瑞说,在山坳村,因松树多,盛产松树菌,此前虽价格高,但少有老板进来收购。如今路通后,外地老板都争先进来收购。
村民介绍,现在村里卖松树菌的村民最高一年收入可达3万元,最少也有1万多元,松树菌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蘑菇”。而此前外出务工的村民也陆续回来,发展种养产业。
如今,山坳村实现了通水泥道路,彻底解决了各村屯出行难题,韦美珍家种植的水果及当地村民种植的竹笋再也不愁运不出去了。不仅如此,山坳村还依托刚成立的象州县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在村屯设置代购点。以后,村里的农产品只需通过该中心开发的“欢村购”网站和手机APP便能实现网上交易。
“信息高速公路”的到来,让山坳村脱贫致富如虎添翼。“全村44户贫困户,今年年底有望全部实现整村脱贫致富。”陆群瑞信心满满地说。
笔者还了解到,山坳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44户,其中33户住危房。如今,这33户危房住户全部安排扶贫移民搬迁。该县还给该村投资200万元建设人饮工程9处,解决全村10个屯的饮水问题;并因地制宜种植百香果、西瓜、甘蔗、油茶等,大力发展养鸡、养牛,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投资120万元新建村委办公楼、球场、戏台及其它公共服务设施,丰富村民业余生活。
今年以来,象州县紧紧围绕“3+2”脱贫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好“脱贫攻坚年”活动,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五个重点”和“十五大助农脱贫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其中,扶贫财政专项资金2800多万元,较好解决了贫困村的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2016年底,该县整村脱贫的6个贫困村通村水泥路、人畜饮水工程将实现全覆盖。
新闻推荐
(记者韦海臣)昨日,肩负着全市党员的重托,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期望,参加中国共产党来宾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的代表陆续来到各代表团驻地,向大会组委会报到。据悉,本次党代会将有388名代表参会,代表符合规定的结...
象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象州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