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家住象州县罗秀镇湾龙村的岁男孩小华(化名)身世曲折,生活困苦,但他非但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反而一直懂事要强,甚至在每天只能吃一包泡面的情况下坚持上学并立志参军,让人唏嘘不已。
身世曲折:与外婆相依为命
说到小华的身世,村人莫不哀婉叹息。
小华的母亲原是湾龙村人,年轻时嫁到罗秀镇礼教村委敖村,生下两个女儿后丈夫就因病去世了。小华妈妈为了生活,招了个外地的男子上门,年生下了小华。小华刚5个月,妈妈就不幸患病去世了。在小华刚满1岁时,多病的父亲把他从敖村带回湾龙村外婆家,把他扔给当时已经岁的外婆陆秀英,自己一走了之,至今杳无音讯。
小华的外婆陆秀英也是一个苦命人。今年岁的陆秀英早年生了四个孩子,三男一女,两个儿子和小华的妈妈已经去世,现在只剩下已经多岁的大儿子。然而,年,也就是小华到外婆家刚满一年时,灾难再次降临这个家庭:大儿子的儿子,也就是陆秀英唯一的孙子因为犯法坐牢,大儿子不堪压力,夫妇俩躲到外地打工几乎从不回来,也不寄钱回来。陆秀英早年还收养过一个孩子,后来这个孩子去当兵,退伍后在外面打工也很少回来。现在陆秀英和小华相依为命,就是靠这个养子时不时寄回来一些钱、民政救济和村民的接济生活。
陆秀英曾经想把小华送人,但小华的两个姐姐听说后从敖村跑过来抱着弟弟哭成了泪人,求外婆不要把弟弟送走。老泪纵横的陆秀英只好咬着牙把小华留下来抚养。
生活艰难:一天只吃一包泡面
月日下午,笔者来到湾龙村小华家里,正遇到小华和外婆陆秀英在吃饭。当时已是六点多钟,家里光线很暗,但两人却不开灯,把一张旧椅子搬到门边就着外面的亮光吃。陆秀英说,这样可以省电。
晚餐除了米饭,还有一碗鱼,小华告诉我们,这是村里的廖莲英奶奶送来的。陆秀英说,平时,祖孙两人吃的米、菜,经常是借的,还有一些村民经常给他们送吃的。
由于小华的父亲生死未知,所以他不能被认定为孤儿,而陆秀英也不能定为五保户,所以民政对他们的救济仅限于低保救济,这使得祖孙俩的生活异常艰难。另外,小华的大姐已经出嫁,现在大姐只供得起二姐读高中,根本照顾不到小华。
“民政这块该给的都给了,想多给点但又不符合政策。”罗秀镇民政办工作人员陈明涛告诉笔者,陆秀英和小华只能享受低保救助,生活确实非常艰难,上次他和爱心群网友去家里看望的时候,看到祖孙俩处境竟然如此困难,还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共元给了他们。
就这样,小华和外婆相依为命过了年。年来,陆秀英不知道哭了多少回,眼睛都哭坏了。小华读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各种补助,他的生活还过得去,但今年9月小华上初中后,家里处境变得更艰难了。由于补助暂时没到位没有钱交伙食费,小华在学校时经常不吃早餐,而午餐和晚餐就拿一包泡面分成两半,中午吃一半,晚上吃一半。直到今年月日学校发放了元贫困寄宿生补助,小华的伙食才稍微好一些。
身贫志坚:立志长大要从军
湾龙村村民说到陆秀英和小华,没有不叹息的。尤其是对小华,大家在为他的不幸感叹的同时,也纷纷夸他善良懂事,勤奋学习。
村人里相传着一个关于小华的故事,足见小华的善良懂事。在小华八岁那年,有一次外村的一个老奶奶在湾龙村油榨房里遇到小华,听说小华家里的情况后,老奶奶决定帮他买一套衣服,就带小华向镇上走。谁知走到一半,小华就跑回来了。别人问小华为什么老奶奶给他买衣服他却不要,小华很认真地回答:“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肯定也不容易,我怎么好意思要她买衣服啊!”
小华的勤快也是公认的。每当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他就马上到村中姨婆家的水井挑水,回来接着烧水,照顾外婆吃饭、洗澡。平时他早上起来后先看一会儿书,然后去河边洗衣服,还要照看家里的一块菜地。
在学校,小华的成绩属中上水平,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从不因此耽误学习。小华说他长大后想参军,因为当兵“威武,帅气,可以报效祖国,可以帮助很多人”。
今年月初,象州爱心公益群的熊东才、廖本鹏、管强等几个爱心人士偶然了解到小华的情况,核实后马上发起一项救助活动,帮助小华筹集一年的生活费共元,仅两天时间这个爱心活动已获得成功。廖本鹏表示,希望能有爱心人士对小华提供一帮一或多帮一帮助,以解决他上学和生活的难题。另外,象州县民政局在了解到小华一家情况后,马上到村里核实并送去元临时救助款。
如果你也想帮助小华,可以与象州爱心公益群联系。
联系人:熊东才
廖本鹏
爱心账户:(陆秀英农行)
□龚坚 文/图
新闻推荐
工作职能,采取精准识别、派驻村“第一书记”、项目扶贫、资金助推等扶贫措施,开展扶贫攻坚活动。近日,该局又赠送价值3万元的复合肥给扶贫联系点象州县运江镇岩村10户
(1)市工商局结合工作职能,采取精准识别、派驻村“第一书记”、项目扶贫、资金助推等扶贫措施,开展扶贫攻坚活动。近日,该局又赠送价值3万元的复合肥给扶贫联系点象州县运江镇岩村户贫困户,助推他们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