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新闻 合山新闻 象州新闻 武宣新闻 忻城新闻 金秀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来宾市 > 忻城新闻 > 正文

发挥独特优势 夯实发展内功 宜州旅游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来源:河池日报 2013-07-31 21:09   https://www.yybnet.net/

 

宜州讯

 

在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宜州市被列为全区重点建设的20个特色旅游县(市),自治区旅游局还挂点宜州,对旅游发展进行指导扶持,让宜州旅游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事实上,旅游近年来已成为宜州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今年1月至6月,宜州接待游客89.5万人次,同比增长13.8%;旅游收入8.61亿元,增长16.5%;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5015万元和旅游招商引资4000万元。近年来,宜州相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城”“中国最佳养生度假旅游城市”等称号。

“下枧河岸竹婆娑,诗情画卷唱山歌;游客留恋不思归,三姐故里美景多。”日前,香港游客范旭丽女士到宜州下枧河一游,被两岸风光深深吸引,用刚刚学会的宜州山歌当即填词唱了一首。

宜州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范旭丽赞美的自然资源优势便是其一。宜州境内龙江河、小环江和临江河穿流而过,山清水秀,洞古岩奇。景点琳琅满目,较著名的景观有龙江河水上石林、流河寨、壮古佬、歌仙桥祥贝大水车、祥贝易水湾等。

宜州人文优势闻名遐迩。宜州是历代州、郡、府治所和专区驻地,拥有2100多年历史。北宋大臣冯京籍贯宜州,历史名人黄庭坚、徐霞客、石达开、竺可桢等曾留寓宜州。抗战时期浙江大学西迁宜州办学。宜州有全国最早的五百罗汉名号碑,有清朝嘉庆皇帝御赐142岁老人蓝祥的长寿诗碑、铁城遗址和怀远、德胜古镇等著名文物古迹。

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名满天下。“三姐故里、宜人之州”已成为宜州发展旅游业的响亮名片。2006年,刘三姐歌谣文化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宜州壮族婚俗、三月三歌节、壮族歌圩等民俗别有韵味。狮子上刀山、踩火盆、过火链、抢火球等民间绝技享誉国内外,民间小食马打滚、香棕、牛肉条、五色糯米饭、松糕印板馍等令人垂涎。

旅游接待能力日趋提升。目前,宜州市共有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2处、2A级1处,旅游公司6家,旅游客运公司1家,国际旅行社6家,旅游从业人员近万人;有三星级饭店4家、二星级4家,银叶级绿色旅游饭店3家,社会旅馆290多家,总计床位7200多张。

跨行政区域旅游联盟不断取得进展。宜州不断巩固和深化与南宁、桂林、柳州、北部湾、云南、贵州旅游圈的区域合作;促成红水河旅游圈构建,努力成为红水河旅游圈的“轴心”;推进与忻城县形成“刘三姐文化-土司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与罗城、环江、融水的“壮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游线路等等,形成“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达,市场共有”的多赢局面。

今后,宜州将抓住自然、人文等资源优势,夯实发展内功,走“民族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历史文化古迹游、休闲养生游、宗教文化游”等为一体的旅游发展路线,不断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旅游发展优惠和奖励政策,加强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等,推动宜州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周国勇)

新闻推荐

通讯员肖呈谢蒙龙村道宽敞整洁院落整齐干净村庄

本报讯(通讯员肖呈 谢蒙龙)村道宽敞整洁,院落整齐干净,村庄绿树环绕……步入良庆区大塘镇那造村,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村民廖凯诚喜滋滋地说,自从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村里变化很大,最明显的就是...

忻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忻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发挥独特优势 夯实发展内功 宜州旅游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