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来宾讯(记者黄必成)来宾市忻城县是广西著名的金银花之乡,在今年金银花大量上市的时候,该县不少村民宁可让金银花在地里烂掉,也不愿捡来卖,原因是生花的收购只有2元/斤,价格一落千丈。昨日,从网上看到湖南省纪委官员炮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为利益集团代言的新闻后,当地村民怀疑,这两年金银花不得价,可能跟南方金银花在《中国药典》中被改名为“山银花”有关。
今年收购价创新低
“从来没见过商贩给这么低的价格,生的一斤才给两块钱!”昨日下午,见记者打听今年金银花的销售情况,忻城县北更乡加乐村委会副主任蓝飞武大吐苦水。
加乐村由于没有水田,很多年前,村民就开始种植金银花赚钱,如今全村种植面积有600亩左右。蓝飞武说,往年得价时,生的金银花可以卖到7-8元/斤,干的每斤20元以上,而且有不少商贩上门来收购干金银花。
可到了去年,金银花价格开始下跌,生的降到每斤5元,干的每斤18元。今年四五月份,本是金银花丰收的季节,村民以为价格可以升上来,可没想到情况比去年更糟,上门收购的小贩把价格压得更低,生的2元/斤,干的15元/斤。很多村民一气之下,宁可让金银花烂在地里,都不愿去捡拾来卖。有些村民舍不得,到地里捡回来弄干,拿到县城去卖给收购的企业。蓝说,他家里种有3亩金银花,往常得价时,伺弄得好,每亩年产干货60斤左右。去年不得价后,他对金银花种植就没有那么积极,今年3亩地的总产量才得70斤干货,拿到县城卖才得1000多元。今后如果还是这样的价格,村民对金银花的种植都失去信心了。
据了解,2007年3月,忻城金银花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全县种植金银花面积约14万亩,主产地集中在北更、遂意、红渡等乡镇。其中种得最多的是北更乡内仁、加乐、弄兰三个行政村,每年出产的金银花干货总量多达数十吨。
疑受金银花更名影响
蓝飞武说,这两年金银花不得价,他多次问上门收购的商贩,商贩都说是外地市场不得价,所以价格才那么低。这两天看到网上有关湖南省纪委官员实名炮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为利益集团代言的新闻后,才怀疑这两年金银花不得价,可能与南方金银花在《中国药典》中改名为“山银花”,被商贩趁机大量低价收购,冒充北方金银花高价卖出有关。
忻城县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称,今年4月,他到农村购买金银花,没想到村民拉住他的手,求他到旱地里多摘点买回家。这么多年来,从来没见过当地土特产金银花卖价那么低。看了网上新闻,他也怀疑金银花价低,可能与改名后被商贩趁机压价有关。
【新闻链接】
8月12日上午,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在微博上爆料,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国家药典委为利益集团代言,在《中国药典》上把中国南方地区传承上千年的“金银花”更名为“山银花”,让金银花作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前局长、现任国家药典委主任委员邵明立老家山东“忍冬花”的专用名。由于受改名影响,南方金银花价格一落千丈,上千万花农损失惨重。而北方金银花贩子趁机大量低价收购南方金银花,冒充北方金银花高价卖出,谋取暴利。矛头直指邵明立等多名官员存在腐败行为。
针对金银花与山银花的不同,国家药典委员会给出了相关报道的链接。2010年2月25日《湖南日报》第2版报道:“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提醒农民,不要把山银花当成金银花。”报道称,金银花与山银花虽然外形酷似,但山银花的花期更长,产量更高。报道还称,“专家介绍,山银花与金银花均含有益于人体的绿原酸。但金银花除了含绿原酸外,还含有作为药用成分的木犀草苷,山银花则不含木犀草苷。”
新闻推荐
“闹心的收费站该撤了!”——人大代表热议二级公路收费站撤销问题
今报记者罗侠“出家门口就是收费站,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导致当地行政管理成本、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自治区两会上,陈进策和李朝晖、陈代军、唐...
忻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忻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