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 侠
说起“东桑西移”在忻城的发展,忻城县县长李朝晖代表有喜有忧:“蚕茧大量外流,产品附加值低,桑蚕业停留在原材料生产产业,严重影响产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亟须调结构促升级。”
忻城是全区“桑蚕十佳发展县”,但一直面临桑蚕产业面临深加工能力不足、蚕茧质量差、蚕种供应不配套等问题。
“全县年产鲜茧2.52万吨左右,但现有加工设备只能加工20%-30%,产品附加值低。”李朝晖说,由于大多数群众仍采用传统养蚕方法,新技术推广慢,蚕茧质量差、效益低。
李朝晖建议,桑蚕产业是忻城农业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需要自治区在政策、资金、技术推广及配套建设项目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扶持,并在忻城等全区农村重点蚕区,结合当地休闲农业发展,推出以桑蚕文化为主题的农业科普旅游。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卢彬彬本报通讯员蓝春青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片片油茶绕山转……8月10日,记者走进忻城县古蓬镇沙子岭油茶示范基地,只见墨绿的油茶树铺满山坡,油茶树上乒乓球大小、圆滚滚的油茶果在阳光下随...
忻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忻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