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坚持施政为民 共享改革红利——— 全面深化改革系列综述之三

来源:莱芜日报 2015-12-21 13: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朱虹

改革为了什么?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让人民过上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改革为了谁?为了130多万莱芜人民的切身利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进程中,莱芜市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面向民生抓改革,以改革惠民生,一批老百姓关注的民生工程,民心项目相继出台,改革的红利惠及到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

公平的教育机制、完善的医疗体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发扬钉钉子精神,从各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着手,加大改革方案出台力度,增强改革的有序性与实效性,促进了教育公平、医疗惠民、社会发展。

改革,让老百姓上得起学看得起病

11月26日-27日,莱芜市钢城区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莱芜市成为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区)全覆盖的7个市之一,走在了全省前列。

这是莱芜市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取得的可喜成绩。今年以来,全市不断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顺利推进,印发了莱芜市《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分步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取消学校和校长行政级别,钢城区的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和高新区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列入了全省试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技师学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得到了社会认可,职业教育成为了莱芜市一张亮丽名片。全市教育教学管理不断强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育结构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深化改革,没有疆界,从求学到就医,无一不是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莱芜市向纵深改革要“红利”,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破除以药补医,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医保支付等为重点,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逐步全面推开城市医院综合改革。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在莱城区试点“200元包住院”,在钢城区探索推行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在莱城区所有乡镇全面推行的“参保居民200元包住院”,既解决了部分农村居民就医负担过重、就医成本过高的问题,又促进了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综合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牛泉镇卫生院陪老伴就医的老人吴冠说:“以前我们都是去市医院,不方便,而且开销也大。现在好了,在乡镇医院治疗只花200元,方便又省钱。”今年1-9月份,全区16833人次实现了就近就医,比到县级以上医院减少百姓家庭支出2000多万元。

在钢城区5个乡镇探索推行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即由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管各镇(街道)敬老院,实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敬老院“医养结合”的一体化运行服务新模式,加强了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保障水平,膳食、卫生和生活条件均得到提升和改善。

改革,让百姓更好地就业和养老

面向民生抓改革,抓好改革惠民生。着眼于提高百姓就业,莱芜市进一步健全城乡就业创业机制。(下转3版)

坚持施政为民 共享改革红利

——— 全面深化改革系列综述之三

□本报记者 朱虹

莱城区方下镇把稳、调、促作为抓好区域经济的切入点和总抓手,以转型、创新、惠民为方向,引导区域经济向电商项目转变,闯出了一条实实在在的“互联网+”之路,走在了村镇电商发展前列。

“互联网+县域经济”做农村电商发展龙头

方下镇把农村电商发展作为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建设互联网新农村的重要工程,成立了电商发展领导小组和电商办,积极推进全镇电商事业发展。他们指导本镇顺丰商贸有限公司与深圳智慧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引进了“淘实惠”农村电商项目。利用“淘实惠”,依托互联网,通过深圳总部和全国所有县市区的电子数据平台,把全国各地的货物商品信息搬上电子货架,形成一个无边界的信息虚拟云超市,各村网点通过系统数据平台可以购买到全国各地的商品,也能把自己的特色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货物直接配送到村,从而彻底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淘实惠加盟网点已达到88个,正式开业网点72个,每月总营业额在150万元左右。下一步,淘实惠将用2年时间,将网点覆盖全市500个村,建成莱芜“互联网+县域经济”整体系统。届时淘实惠的零售总额或将突破3亿元,安置就业2000人,带动发展一批物流、仓储、包装大户及特色农产品生产专业村、专业户,成为“互联网+县域经济”的发展龙头。

“互联网+农业”架起城乡生产全新桥梁

为解决农资市场的加价高、品牌少、服务差、技术缺等弊端,方下镇积极建立农资电商交易机制,指导辖区内莱芜金农经贸公司引入了“农商1号”电商平台。通过“农商1号”,农民可以依托互联网,自由选择农资产品,按照单品、肥料套餐、种植套餐等方式分类,农民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可以判断出产品性价比。如果选择“套施宝”等套餐,还能得到更多让利服务。同时,“农商1号”还有在线专家指导,农户可以随时向专家团队询问种植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也可以在网站上获得农技视频培训课程,远程学习种植技术;而农户之间也可以与同行交流种植经验,展示种植产品成果、推广自家产品等等。目前加盟店已经达到83家,每月总营业额达50万元以上。

“互联网+业户”让土品牌冲浪大市场

兰沟崖村在方下镇属特色村,多年来,大力发展电焊等传统技术优势,生产的铁艺门、仿古门、烤漆门,样式新颖、美观大方、坚固耐用。特别是近几年,他们充分发挥近郊邻城的优势,主动承接市区居民楼防盗门、储藏室门、围墙护栏等各类业务。(下转3版)

瞄准“互联网+”,破题镇域经济。方下镇———

倾力打造“莱芜电商第一镇”

□本报记者 李传营 通讯员 张建邦

改革为了什么?为了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让人民过上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改革为了谁?为了130多万莱芜人民的切身利益。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进程中,莱芜市坚持战略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面向民生抓改革,以改革惠民生,一批老百姓关注的民生工程,民心项目相继出台,改革的红利惠及到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

公平的教育机制、完善的医疗体制、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百姓幸福生活的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发扬钉钉子精神,从各个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短板着手,加大改革方案出台力度,增强改革的有序性与实效性,促进了教育公平、医疗惠民、社会发展。

今年年初,莱芜市实施“百名律师包千村”行动,全市1067个村(社区)配齐了法律顾问,打通了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农村普法全覆盖,在破解基层现实法律难题,提高基层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和依法管理水平,化解基层突出矛盾纠纷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市共有169名法律服务人员参与这项工作,其中律师112名,均有8年以上执业经历。截至目前,为基层群众举办法治讲座1260场,审查合同、修订村规民约2600多份,化解矛盾纠纷639起,参与处置群体性事件56件。

扶持资金助力青年创业深圳市恒泰裕工业园山体滑坡灾害搜救进展中韩自贸协定20日起正式生效 

新闻推荐

全市80余万亩农作物“解渴”

(上接1版)先后前往方下镇的方北村和杨庄镇,深入田间地头,勘查作物生长和受灾情况。在方下镇方北村的玉米田里,记者看到,大片玉米齐刷刷趴倒在地,很是令人心疼。“又是风又是雹子,玉米都刮倒了。...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坚持施政为民 共享改革红利——— 全面深化改革系列综述之三)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