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鼹鼠人”

来源:齐鲁晚报 2016-10-20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陈卓莱芜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

“今天又死了一只。”导师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漠然地从保温箱中拎出一具白鼠尸体。丝毫没有感情温度的话语,让他不寒而栗。

这是一个重复多次的实验。两组小白鼠,一组按时分配足够食物,饱食终日;一组则不定时供食,使小鼠始终处于饥饿状态。几轮实验过后,他发现饱食终日的小鼠反而过早夭折,而另一组小鼠却生机勃勃。

在导师布置的论文中,他这样写道:“两组小鼠生活能力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经对死去的小鼠的研究发现……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但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我联想到了一种生物,鼹鼠。眼睛高度退化的它们终生生存于黑暗的地下,一生都在不停地挖洞穴以扩大自己的领土。与其说这是本能,倒不如说是它们挖洞时可以获得领土欲望的满足。没有能力在光明的大地上生存而餍足,便只能终生与蚯蚓地狗为伍……上述饱食的白鼠何尝不是如此。用中国的老话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沉溺于满足的幻梦之中无法自拔不思进取,或许只有这般悲惨的下场来为人生画个句点……”

论文呈递上去,导师还未批复,他的家却在一夜间分崩离析。身处高位的父亲被呼啸的警车带走后便再没有回来,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无所事事。他不敢在狼藉的家中久留,那个曾经温暖的地方如今一直散发着绝望的气息。正如他现在害怕去学校一样。同学导师的态度渐渐变化,曾经的朋友也慢慢疏远。

他常常独自立于保温箱前发呆。箱子左边的白鼠吃饱喝足都懒洋洋地趴在箱底昏昏欲睡,而另一组的白鼠却带着对饥饿的焦急躁动不安。

那夜,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不明白我的处境,也不知道如何去做。如从云端坠至深渊,但亲手给我创造了一切却又将它们生生夺走的都是我的父亲……如果用‘鼹鼠\’来做个比喻的话,父亲就像是彻头彻尾的‘鼹鼠人\’,过度放纵了自己的欲望。然而鼹鼠尖锐的双爪也会有磨损的那一天,最终难以继续挖掘。他们是否只能沉浸在旧梦之中,带着欲求幻灭的痛,怜惜着自己曾经明亮的眼睛……”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到了实验室。箱子左边的白鼠又有几只奄奄一息。他的心头涌上难以言说的苦涩与怜悯。它们将是这次实验的最后一拨牺牲品,他想。它们的命运从出生起便已注定,但对于一个人,谁都不能预知未来的迷茫。自然即使是“鼹鼠人”,也只会在最后追悔莫及。

正发呆时,导师走了进来,他涌起不好的预感。导师手中拿的正是他精心写成的论文,说:“你很出色……你这篇论文构思很精巧,可惜还有所欠缺。这样吧,我让你们班长帮你修改润色一下,你们一起发表可好?”

他自嘲地笑笑,别过脸。

他现在宁愿看那些濒死的白鼠,也不想再看导师伪善的笑脸。大家都心知肚明班长是导师的亲侄,而他,只是凭父亲关系调进来的插班生。如今没有了父亲,谁都可以践踏他所剩无几的自尊。

他在日记中写:“是否可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带着‘鼹鼠人\’的成分,为了满足自己抑或是亲朋的欲望不择手段。父亲就是这样,现在我这么尊重的导师……我应该怎么办?我想要什么?当初,我向导师请求做这个实验时,目的又是什么……”

几天后,论文发表。作者的名字是班长和他。班长的名字理所当然地位列他的名字之前。

“对于芸芸众生而言,也许白鼠就是生存的状态。一种是放纵着,享受着,但再好的日子也会到尽头。而另一种,就是为了维持生活而持续努力,但真的能和那些白鼠一样生机勃勃吗?它们生存的环境是人工设计并维护的,是‘与世隔绝\’的状态,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衣食无忧\’。可如果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挣扎的话,他真能做到全身而退吗?”在日记中,他写着自己的困惑与担忧,“没有依靠没有辅助,甚至,连一个温暖的家都是残缺的,可怜的白鼠,你还能一直生存下去吗?”

论文发表后,实验室里的保温箱自然就不见了。已死或将死的白鼠,消失在了垃圾箱中。而侥幸存活的白鼠,也重回铁笼,等候着将来的命运。

这很残酷。但一间实验室,却折射着生活。

“是否该做出些改变了呢?不能像白鼠一样,只会坐等即来的困窘。颓废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证明自己的软弱和不堪一击。不做‘鼹鼠人\’,亦不向困难低头。最起码,还有人需要自己去安慰,去照料。”他在日记中这样做了结尾。

也正是那天,他早早回家,打扫了十多天一直保持那个混乱夜晚原状的屋子。他忙得满头是汗。憔悴消瘦的母亲听到动静,蹒跚地走出来,他给了母亲一个大大的微笑。

汗水滑过面颊,又坠落到地上,碎成母亲眼中滚动的晶莹。

母亲走过来,抬起衣袖去擦他额头的汗水。他听话地弯下腰来,像小时候一样,让母亲仔细地、一遍遍地擦着他成熟的、坚毅的脸。

最后,紧紧地拥抱。

至少,还有你。

评语: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小小说,作者在实验进程中,联系现实生活,演绎故事。“白鼠”“鼹鼠”都是富有象征意义的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他们的“贪欲、虚伪、放纵”的品性,都折射着人性的丑恶。视角独特,构思精巧,寓意深刻,读罢令人沉思。

新闻推荐

莱芜城市劳动者免费游雪野活动即将启动

本报10月27日讯(记者于鹏飞)为推进全市文明城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感谢长期奋战在城市一线岗位的劳动者们,10月29日上午,莱芜市“城市劳动者免费游雪野”活动将在雪野旅游区香山景区启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鼹鼠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