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持证玩家没几个,无人机别“无人管”

来源:济南时报 2017-04-06 15:14   https://www.yybnet.net/

工作人员在试飞一架无人机。重量在7千克以下的无人机,驾驶员无须持证照操作;重量在7千克以上的无人机,驾驶员须持有合格证,由行业协会实施管理。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小型无人机广泛用于航拍摄影、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电子干扰等领域。

小型4翼无人机不需要“飞手”考取相关驾照,但不允许在禁飞区域内飞行。

8翼无人机需要两个人同时操控

这两天,刚从青岛考出“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的庄悠悠(化名)遭到了同行的“嘲笑”——圈内绝大部分的“飞手”都没证,而且在现有法规中,也没有规定7千克以下无人机需要操作证件。“我可能是考了个假证。”她只得自嘲。

但来自多个济南景区和无人机协会等的反馈则听起来并不轻松,因为缺乏培训和监管,无人机坠落在人员密集场所甚至“侵入”禁飞区的案例近年多发,“黑飞手”们像操控一个飞行玩具一样,把一架动辄7千克左右的无人机飞上人们的头顶,飞入飞机的起落航线,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和安全隐患。

济南时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济南的无人机拥有量和“飞手”数量无人能给出准确数据,哪怕只是估算。但“圈子”里的共识是,像庄悠悠这样的持证“飞手”屈指可数。相对应的,锡纸破解禁飞区设置后不受控的无人机,正在挑战着几近失控的监管。

“想要无人机,大明湖树杈上有的是”

泉城广场管理中心的王静,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去年7月的那起泉城广场无人机“坠机”事件,“(一架)无人机直直地掉下来,砸在了市民的脚面上,虽未造成大的伤害,但机主弃机逃跑了。”而在此之前的约一周内,泉城广场还曾发生过另一次无人机“坠机”,所幸未掉入广场上的人群。

有此困扰的不仅泉城广场一处。3月29日,天下第一泉景区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也是一肚子苦水。”据他们称,无人机飞进大明湖、趵突泉等游人密集场所上空的情况多有发生,“坠机”事件也不少。“曾经还发生过无人机掉进泉水里的情况,(机主)找到安保处求助打捞,危险不说,也增加了安保处的工作量。”

泉城广场和天下第一泉景区自去年已明确禁止无人机飞行,但由景区之外升空进入的无人机仍时有出现。此外,在济南“飞手”群体中,因操作失误致使无人机“撞击”建筑因而“粉身碎骨”的“糗事”也不稀奇。

“想要无人机,大明湖树杈上有的是。”济南翼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赵志方打趣说。他的公司经常用到无人机航拍技术,相对专业。他所打趣的是自2015年开始疯狂涌入的“二把刀”发烧友,“很多企业抓住商机,推出了开箱即飞的一体化无人机,操作门槛和价格都大大降低,导致越来越多零飞行经验的人开始操作无人机,由此也带来了许多风险和安全隐患。”

山东旅游摄影协会航拍分会副会长谢树亮也证实了以上说法。据他所知,零飞行经验的“飞手”大有人在,而且所占比例不低。“没有专业知识,没有安全意识,反而专挑人多的地方,去飞,去显摆。”

而有经验的“飞手”则在制造着更大的麻烦。据公开报道,近两年以来,全国发生了多起无人机干扰机场正常运行的事件。今年1月,萧山一名“飞手”在距离萧山机场约8.5公里处,起飞无人机,升空至450米,航拍了多架途经的客运飞机;3月,昆明长水机场发生无人机飞行离空中客机仅50米至70米、甚至闯入跑道区域的险情;最近的3月15日,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上空出现了无人机侵入飞机起落航线事件,导致当日3个航班备降、1个航班返航和大量航班积压延误……

3月29日,济南国际机场相关负责人称,他们至今尚未遇到无人机干扰侵入事件,但是此中隐患和外地经验已引起足够重视,应急预案中也专设了针对无人机的处置。

飞无人机当成放风筝,谁都可能成为“黑飞手”

庄悠悠是在青岛慧飞学校考出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山东省与她同一批考出证来的只有6个人。据她了解,目前山东省能考取此类证件的只有两处,一是慧飞学校,另一个是莱芜雪野湖民航学校。前者隶属于大疆的慧飞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中心(UTC),后者则是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下属。

3月29日,慧飞学校青岛湛山分校校长田纪斌证实,目前官方认可的无人机培训发证机构仅有3家,除上述UTC和AOPA之外,还有中国航空运动协会(ASFC)。“3家都是由协会组织的,而不是官方。”

2013年11月,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下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其中明确,中国内地无人机操作按照机型大小、飞行空域可分为11种情况,其中仅有116千克以上的无人机和4600立方米以上的飞艇在融合空域飞行由民航局管理。其余情况,包括日渐流行的微型航拍飞行器在内的其他飞行,均由行业协会管理或由操作手自行负责。

来自谢树亮和赵志方的一致说法则显示,按照2016年7月11日,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进一步发布的《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重量在7千克以下的无人机,无须对驾驶员进行证照管理。“市面上目前的消费级无人机,重量基本都在7千克以下,也就是说,飞手不需要取得驾驶资质即可飞行。但是,不管是7千克以上还是7千克以下,只要是在禁飞区域内飞,都可以称为‘黑飞\’。”

田纪斌说,3家由协会组织的培训机构目前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他们所发的证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后期是否等同于无人机驾照都有待考究。“但是学习后,至少系统地掌握了飞行技能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田纪斌描述着培训考证的积极意义。据了解,慧飞学校现在会发两个证,一个是慧飞内部认证的,另一个是对外的技能认证和企业认证证书。

尽管目前我国并未对7千克以下、飞行半径500米范围内、高度120米以下的无人机做明确规定,但依据相关规定,这些飞行器的飞行空域依然要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7千克以上的无人机更是要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得到批准后才能实施飞行活动。“但是没人这么做,因为目前官方没有明确的说法。”赵志方透露。

“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无人机航拍需要满足的条件首先是人要有执照,其次是申报空域。”谢树亮等人均表示。截至目前,没有人或组织能准确给出济南的无人机拥有量和“飞手”数量,“(因为)没有购买备案的要求。”但可以明确的是,济南持证“飞手”的数量少之又少。此前的公开报道也称,中国目前的无人机在2万架以上,但持证的“飞手”加起来不到1万人,也就是说超过50%的无人机处于无证飞行状态。

“在很多人眼里,飞无人机和放风筝差不多。他们把它当成一个飞行玩具一样,很少意识到其中涉及的安全问题。”谢树亮等人表示,从广义而言,谁都可能成为“黑飞手”。

禁飞区“一纸能破”安软件也能“解禁”

最严重的“黑飞”无异于故意破解禁飞区域。据了解,目前,技术成熟的消费级无人机都需要GPS定位系统导航飞行,飞机在室外起飞时,会自动接收卫星信号。在操作飞机所需要的手机软件中,厂家都会将机场等重点区域和特殊区域设置为禁飞区,正常情况下,禁飞区中无人机无法启动。

不但如此,无人机也无法从禁飞区外飞入。曾有“飞手”尝试发现,当无人机到达禁飞区边缘时,飞行软件上便会出现警告,飞机好像遇到了一堵无形的墙,只能在原地悬停。

4月1日,记者通过大疆官方微信人工服务系统联系求证,据反馈,就在3月7日,大疆刚刚发布了最新的全球飞行区域限制更新,首先,将更多的机场列入了最新的飞行限制区域内。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超过1万个机场现已被设为飞行限制区域,限飞高度从靠近“禁飞区”边缘的20米高度至设置的最大飞行高度15°角递增。另外也将存在潜在危险隐患的飞行区域划分出来,这些区域包括国家边界、敏感基地及其他禁止飞行的区域。

但据业界多人透露,破解禁飞设置仅仅相隔一片锡纸的距离。3月29日,有不愿透露姓名的“飞手”说,用锡纸包盖在GPS信号发射区,就能阻挡GPS信号发射,从而实现在禁飞区域内飞行。田纪斌也证实了这种说法,他说如果采用这种办法,无人机会自动切换至姿态模式(手动),没有GPS信号的精准定位,无人机将不受控,飞行不稳,也会大大增加飞行的危险系数,造成更大的安全隐患。

据了解,除了锡纸解禁,能破解禁飞区域设置的办法还有很多。在某二手商品交易软件上输入“破解”“禁飞”等字眼,相关卖家均称安装软件即可在禁飞区域内飞行,要价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另外,自己组装的无人机和老款的还未更新飞行区域限制的某些品牌无人机,也可在禁飞区域内飞行。

赵志方介绍说,目前济南玩无人机的大概分两种人,一种是职业化,以此为生的,一种是业余航拍,纯粹玩票的。“鱼龙混杂,多,无序。”混乱现状势必造成破解禁飞、限飞区等涉嫌违法违规、侵害社会公共安全行为的高发。

“虽然很多禁飞区域没有明确划分界限,但业内公认的是机场、军事地区不能飞,不管是7千克以上还是7千克以下。在禁飞区域内飞行,一旦被侦测到,就是触及法律,不但会面临罚款,可能还会受到行政处罚,拘留甚至是拘役。”田纪斌说。

“公安能管,保安也能管”,监管处于“灰色地带”

“很多时候只看见有无人机在飞,却找不到操作者在哪里,没法让它立即降落。出事了更找不到人。”对无人机侵入人员密集景区的监管之困,是泉城广场和天下第一泉景区等处安保人员共同的尴尬。况且,即便他们能找到操作者,但由于目前还找不到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管理依据,他们也只能以劝离为主。

来自一线的监管乏力折射的是处于“灰色地带”的行业现状。据其他媒体报道,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至少有4名全国人大代表都提出了有关加强无人机监管的建议,涉及建立行业标准、完善相关法律和规定、实名制购买等问题。

田纪斌说,随着无人机安全隐患的日渐浮出水面,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越发凸显。“现在是空军也能管,民航局也能管,公安也能管,甚至保安也能管。但管的人多了,也相当于没人管。”此说法印证着上述人大代表就目前无人机监管薄弱的建言——无人机驾驶员的管控培训、生产企业的标准以及对于“黑飞”的处罚等存在着不详细、不落地的问题。

4月5日,来自山东区域空管部门的相关人士称,“无人机目前比较敏感,理应是多部门协调合作监管,作为其中的监管部门之一,也不太方便多说。”据称,2016年9月最新修订的《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办法》是其工作的主要依据,相关规定都是按照这个规则来实施。但至于监管执行的具体详情,对方则未予透露。

上述4名全国人大代表之一,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副局长梁志毅此前接受采访时即表示,对无人机的监管措施,最终还需一部详细、可执行的法律法规。在此之前,也有评论指出,中国民用航空局等空域管理部门也应协调相关机构,制定相关法律规范,共享禁飞区域数据,尽早出台行业统一标准。矛头直指无人机多头管理、监管错层甚至几近空白的现实。

据悉,目前全国多地已相继出台无人机监管细则——北京六环以内禁止无人机飞行;上海也有望在年内实施无人机驾驶等级证书与飞行高度、区域挂钩的新规,其具体的限飞、禁飞区域也正在划定;泉州也出台了相关规定,无人机不能再随便飞,需报备并绑定手机号……就济南而言,除2014年划定的“机场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区域”的机场净空保护区之外,其他限飞、禁飞区域尚未明确。

今年1月16日,在公安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中,其第46条明确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在低空飞行无人机、动力伞、三角翼等通用航空器、航空运动器材,或者升放无人驾驶自由气球、系留气球等升空物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即将生效,公安机关也将会依法对于无人机‘黑飞\’人员实施拘留处罚。”赵志方预测说。而就在去年10月,临沂已发出省内首个无人机禁飞通告——“黑飞”将构成违法,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查处。

今年清明假期,来自天下第一泉景区的最新反馈称,游客暴增的同时,从景区外飞入的无人机又是不期而至。“这种还是没有什么好(监管)办法。”相关负责人无奈地说。(记者梅寒 潘庆照)

新闻推荐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际铁路建设“提速”构建“米字形”铁路枢纽今年高铁直通成都西宁

在28日的报告中,明确了济南将夯实交通基础,依托京沪高铁、济青高铁、济郑高铁等高铁网主框架,推进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城际铁路建设,并首次对“米字形”区域性铁路枢纽建设进行详解。记者了解到,济南...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持证玩家没几个,无人机别“无人管”)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