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翠树碧云天,群力建成新乐园。”盛夏时节,漫步凤城的大街小巷,片片生态林枝繁叶茂,条条绿道穿乡连城,座座公园风光旖旎,景色宜人……
现如今,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已然成为莱芜市经济社会发展最美丽的名片,莱芜市正以实际行动打造一座美丽的森林之城、生态之城。
红石公园 红石公园位于莱城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54公顷,绿化面积达到39.8公顷,共栽植乔木100余种30余万株,是莱城最大的生态综合性公园。因园内大面积裸露紫红色细、中粒砂岩,形成一红石谷而得名。根据现代地质学考证,谷中红石为沉积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粘土及蒙脱石,成层状,厚度0—150米,生成于侏罗纪,距今1.5亿年左右,红石浑厚圆润、突兀相连、纹路清晰、层层叠叠,既有雄壮之感,又有精细之美。近年来,对红石公园鲁中大街桥以南红土河公园进行了有效治理,新增绿化面积3.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8公顷。
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莱芜市西北部山区,属于泰山支脉,总面积71310亩,最高点为香山,海拔918.7米。公园历经多年封育,物种资源丰富,内部小气候特征明显,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避暑休闲的理想之地。公园主要由房干景区、乐喜谷景区、香山景区、大舟院景区、白龙潭景区、永宁崮景区六大景区构成,大舟院、志公殿、白龙庙、黑龙庙、永宁崮等古迹遗址距今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
莱芜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 雪野湖湿地公园位于雪野旅游区,公园主体由雪野湖、通天河、嬴汶河组成,规划面积1367.78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1246.99公顷,湿地率达到91.17%。园内供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76科156属255种,动物29目72科221种。主体景观是碧波万顷、山水相映的雪野湖,水面面积1500公顷,湖面开阔,岸线曲折,四周群山环抱,森林苍郁,山水和谐,相得益彰。
钢城大汶河湿地公园 钢城大汶河湿地公园位于钢城区,规划总面积687.74hm 2,其中湿地面积621.74hm 2,湿地率90.4%。目前,已逐步建成集湿地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社区共管共建和谐发展的具有区域示范性的国家湿地公园。今年引进的九龙湖路亚垂钓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建成,可承接国内外各种路亚垂钓比赛。
棋山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钢城区里辛街道,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制高点海拔596米,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景优美,以莱芜古八景之一的“棋山柯烂”传说闻名。棋山为徂徕山余脉,山势南北走向,在山顶部有巨型棋子石、棋盘石和辉绿岩侵入构成的“柯烂”胜景。每年“五一”前后,千亩海棠竞相绽放,云蒸霞蔚、画意天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棋山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森林生态 园梦绿色
“美丽凤城,诗一样的情韵,画一样的风度……”“推开窗就能看见满眼的绿,出门不远就能逛公园,就像去自己家的后花园溜了个弯儿……”6月26日一大早,在莲河公园,年近七旬的老人张友良已围着公园慢走了一圈,说起现在的生活居住环境,老人是赞不绝口,“每天街坊邻居都结伴去河边公园散步,都说好环境带来了好心情。”
从东往西,从南到北,莲河公园、红石公园、西海公园,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雪野湖国家湿地公园、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中心城区打造公园游园、游憩小园;因地制宜,在城乡接合部打造郊野公园;在乡村原野打造绿色田园……无论是置身城市抑或农村,嬴牟大地角角落落,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如同颗颗珍珠,在不同的区域绽放着别样的精彩与美丽,处处皆绿地,移步皆是景。
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以来,莱芜市坚持城乡绿化一体化,在建城区按照“增加绿量、完善层次、丰富景观”的建设要求,加快推进莱城主城区和钢城副城区的城市道路和水系绿化、公园游园、景观林带和广场绿地建设、社区和单位绿化以及绿荫停车场建设等,新增绿地面积3994亩,建成公园、广场、游园及街头绿地265处,城区绿化覆盖率43.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47平方米,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乔木种植比例65.2%,街道树冠覆盖率29.38%,新建停车场树冠覆盖率40.91%,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到75.2%,初步形成“一廊、双核、两系、十区、多点、成网”的绿化布局,实现了城市绿量和绿化质量的双提升。“一轴”即长勺路绿道南北轴线。该轴线纵跨北部新城、经济开发区、莱城区,将沿线两侧植物园、龙马河公园、嘶马河公园、莲河公园、红石公园及大汶河湿地公园有机串联,形成了展现嬴牟风采的景观大道。“两环”:绕城绿化生态环,由嘶马河、大崮山、孝义河、大汶河组成,全长53公里,连接青杨湖湿地公园、大崮山森林公园、凤凰岭公园、汉江公园等,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中心绿化生态环,由北坦路、莲河、青草河、鲁中大街组成,全长12公里,连接雅鹿山公园、清泉公园、胜利公园、莲河公园、青草河公园及红石公园等,为市民提供了一条亲近自然的生态廊道。“三心”:红石公园生态核心区,雅鹿山公园生态核心区,嘶马河公园生态核心区。
与此同时,在城乡接合部,依托莱芜市丰富的森林资源,按照亲近自然、生态休闲的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和重点湖库区绿化,注重保护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树种,构建较为完善的生态廊道,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活、栖息自然环境。目前,全市森林公园达到8处,包括华山、棋山2处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云台山2处省级森林公园,吉山、马鞍山、龙山、大崮山4处市级森林公园;新增湿地公园6处,包括雪野湖、钢城大汶河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龙马河、莲河、孝义河、嘶马河4处湿地公园,实现了莱芜市湿地公园零的突破。
创森小知识
一、什么是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以森林植被为主体,城市生态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各项建设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并经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批准授牌的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生态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最高荣誉。
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宗旨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能够实现居民身边增绿,提供更多便捷的生态休闲游憩场所和清新自然的森林环境,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城乡居民更多就业机会。
四、莱芜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历程
莱芜市自2014年开始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经过3年时间的创建,2017年莱芜市将申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五、市民应如何参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
1、学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知识,积极参与生态宣传活动。
2、支持创建活动,自觉履行每人每年3-5棵树的植树义务。
3、珍惜花草树木,爱护野生动物,争做绿化成果的保卫者。
西海湿地公园 西海湿地公园位于莱城西南部,绿地面积43.5公顷、水面面积60公顷,是依托大汶河水系建成的滨河带状公园,为敞开式、亲水性,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水体治理后形成了大面积水面,波光粼粼,浩瀚如海,特别是在雨雾天,极目远望,岸际难觅,取莱芜八大景之一的“汶水西流”之意,故名“西海公园”。少雨时节,各种水生植物生长旺盛,吸引白鹭、麻雀、啄木鸟、灰喜鹊、水鸭子等10余种鸟类栖息,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乐园。
莲河公园 莲河公园位于莱城的中心区域,全长4200米,总占地面积为60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15万平方米。自2015年以来,对莲河水系进行了全面治理,形成了横贯莱城东西的滨河带状公园。园内栽植了大量乔木、花灌木、地被草坪和水生植物,沿河两侧绿道浓荫蔽日,优美的绿化环境成为人们健身休闲和鸟类栖息的乐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准确反映莱芜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成果,找准问题短板,强化整改落实,推动创建工作更加深入开展,6月5日-12日,市创城办聘请第三方对莱芜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进行第一次模拟测评。...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