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浩
“市民的肯定是最大的鼓励”
时间:14点50分 地点:大润发十字路口
采访对象:志愿者任加合
“能够成为志愿者,我感觉很自豪,我觉得这项工作不只是年轻人可以参与,所有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在十字路口一角,志愿者任加合告诉记者。
今年已经43岁的任加合是交通银行莱芜分行的一名员工。上午处理完手上的工作后,吃过午饭,他早早地来到执勤路口,穿上志愿者制服,开始了一下午的执勤。“天很热,偶尔还下雨,不过身体还受得了。”任加合表示,对志愿者来说,行人的配合,市民的肯定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最大的感受是现在市民出行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就拿眼前这条非机动车道来说,现在很多时候我都还没开口提醒行人注意,行人就自觉退回到白线之内。”任加合深有感触地说。
下午上班高峰期的时候,几名骑车的行人在等红灯时,对任加合说:“天这么热,你们还这么认真地执勤,辛苦了!”一句辛苦了,让任加合深受感动。
“理解多了,支持多了”
时间:15点30分 地点:文化北路十字路口采访对象:协警李云娇
转身,敬礼,迈着整齐的步伐,协警李云娇与同事完成交接班。换班下来的李云娇也没有闲着,在路边提醒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一身警服、颇显飒爽的李云娇是一个“90后”,97年出生的她是队里年龄最小的协警。年龄虽小,但干起活来相当干练。每天早晨7点10分到下午6点40分,她的身影一直出现在执勤岗位上,半小时一换岗,无论寒暑。“一年多下来,晒黑了不少。”抬起黝黑的胳膊,李云娇笑着对记者说。“工作虽然辛苦,但这一年多来确实感受不一样。现在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多了,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多了。”李云娇说,“就拿过马路来说,以往每天都要劝阻很多横穿马路的行人,现在行人都很注意了,就算车辆很少的情况下也很少有行人横穿马路了。”
“力所能及,就要遵守”
时间:16点45分 地点:第二实验小学幼儿园门外采访对象:市民亓丽
每天下午5点前,亓丽都会开车来接女儿放学。与以往不同,她不再把车随便往幼儿园门口放了,而是停在300多米外的停车位上,再步行到幼儿园门口等待女儿的出现。记者看到,幼儿园门前的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以前家长的车都堵在幼儿园门口,既不安全又影响交通。有时候堵得厉害了,很久都出不去。”亓丽说,“其实就多走几步路的事情,大家都遵守了,堵车的问题就解决了。”
话语之间,亓丽的女儿放学出来,牵起女儿的手,就向停车位走去。亓丽说:“不乱停乱放,这种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遵守,对我们,对孩子,都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孔浩通讯员宾艳)7月3日,记者从市司法局了解到,司法部召开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对模范调解委员会和调解员进行表彰,莱芜市莱城区口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副主任焦方安、钢城区里辛街道人民调解...
莱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莱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