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莱芜市 > 莱芜新闻 > 正文

“多接点订单,别让贫困户失望”——— 钢城区辛庄镇裴家庄村扶贫记

来源:莱芜日报 2017-07-14 10:0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茜

6月23日下午4点,忙完农活后,魏其爱匆忙赶往本村的扶贫车间,坐在操作台前,她熟练地操作着眼前的缝纫机,三下五除二,一个像特大号编织袋一样的吨包制作成型。

一个月下来,制作吨包能让魏其爱赚到七八百元钱,这对于她的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

今年52岁的魏其爱是钢城区辛庄镇裴家庄村的贫困户,丈夫去世后,上有老人,下有孩子,均依靠她照顾,家里种些花生、玉米,赚的钱仅够一家人吃饭。

2017年初,裴家庄村支部委员曲孝生的突然拜访让魏其爱眉头稍有舒展:“咱们村原来已经歇业的加工吨包的厂房一直空着,村‘两委\’商量后决定纳入扶贫项目,我们负责找企业接活儿,拿原材料回来,村里人可以随时去扶贫车间做加工,也可以拿原材料回家制作。你有做吨包的经验,上手快,每月还能按时领工资。”“行,算俺一个,明天就去车间干活。”听完曲孝生的话,魏其爱开始期待这份新工作。

来到车间里,20多台缝纫机嗡嗡作响,村民们有的用机器缝压原料,有的将成品贴放整齐,忙得不亦乐乎。“因为有老人需要照顾,所以不能全天靠上,看着姐妹们都这么能干,我也不想落后,家里没事的时候,扒拉两口饭就来,多做一个就多赚两块五毛钱。”说话间,魏其爱已经加工好了一个吨包。

虽然没有其他人赚得多,但一个月多了七八百元的收入已经让魏其爱心满意足。

吨包制作扶贫车间负责人介绍:“这个车间共28名工人,一天能加工400多个吨包,光工钱就1000多元钱。”

“和以前靠天吃饭相比,现在的日子让俺看到了希望,也有了干劲,真是打心眼里感谢村党支部,想方设法为我们铺路子,让我们走出生活困境。”话音未落,热泪打湿了魏其爱的脸颊。

2016年,裴家庄有32名贫困户,村里底子薄,贫困人口多,如何能拉贫困户一把?村党支部书记杨怀春在党员会上斩钉截铁地说:“输血不如造血。”

不管是走村串户,还是走亲戚,杨怀春脑子里一直盘旋着这个“造血”问题:“看人家咋富的,俺不能学吗?”

村“两委”决定吸取其他成功村的经验,从贫困户的年龄结构、劳力状况入手,结合本村村民劳动优势,在手工艺加工等方面做好与扶贫结合的文章。

村干部、党员带头负责跟企业沟通、接活、拿原料,建起加工吨包、加工桔梗、为外贸出口扒蒜米、户外家具编织等6个扶贫车间,让全村人合理安排自由时间,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前两天才开了一次工资,我负责的车间里,最多的一个月赚了2100元钱。看他们这么能干,我得赶紧跟企业对接,多接点订单,别让他们失望。”看到村民高兴地领走工资,曲孝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与吨包制作扶贫车间一墙之隔的,是曲孝生负责的另一个扶贫车间:桔梗加工。车间桌子上放着一个账本,上面记录着当天每人刮桔梗皮的斤数和所赚钱数。曲孝生介绍道:“给桔梗刮皮比较简单,一斤赚5毛钱,村里上80岁的老太太有的一天能赚40块钱。”

采访期间,天空下起瓢泼大雨,雨点砸得玻璃“当当”作响,车间工人们打开头上的灯继续做工,而曲孝生则忙着跟企业对接下一单的订单数。

新闻推荐

莱芜检验检疫局志愿者坚守创城一线

一座城市的交通,是展现市民文明素质的流动窗口。7月5日下午,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泰山饭店路口身穿绿色T恤,头戴小红帽,手拿小红旗的莱芜检验检疫局志愿者仍在斑马线前引导交通。“姑娘,这都下雨了,你们...

莱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莱芜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电网检修停电公告2017-07-14 10:01
评论:(“多接点订单,别让贫困户失望”——— 钢城区辛庄镇裴家庄村扶贫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